而後又過五年,都城當中,卻風平浪靜,都說那忠順王世子不幸英年早逝以後,卻把忠順王的野心都消磨殆儘,這幾年他在京中,幾近是閉門謝客,彆的就是一年倒有大半年出京遠遊,寄情於山川,約莫是散心吧。
黛玉聞言,連連點頭,又笑道,“看來我總歸是沾了姐姐的光,卻不知姐姐是不是就是本方天下當中,氣運最為深厚之人呢?”
“我便反問他,父親還未登九五之基,何談亡故?”玄明一邊說著,自家就先笑了,“而後我就命弟子們去拿些延壽的靈藥給他,又對他說,我這裡靈藥有的是,保管他能活到登臨大寶那一日。”
那皇上並未立太子,他所遺二子,其一乃是先皇後賈氏所生之子,已經七歲了,其二倒是宮中一美人所生,卻纔一歲,有道是國不成一日無君,那陳太後便急招諸宗室大臣商討了一番,這卻顯出了忠順王所下的工夫了,參加的十人當中,有八人都說他老成謀國,又有人早將河北道十萬雄師已然到了都城以外的動靜報予陳太後,因而太後便下懿旨,用印璽,請忠順王入宮即位為帝。
但是紫蓬山上的弟子們,卻大多曉得,忠順王本身,也曾帶著王妃,親身到紫蓬山來請玄明真人指導迷津,伉儷二人還被請到了迎客峰上,住了兩日,吃掉很多仙果,玄明真人還與忠順王細細談過一場,想必已是將他的費事,全都給處理了。
“我本是無依無靠的弱女,”黛玉便點頭道,“現在想來,此身做得第一精確之事,恐怕就是當年吃了姐姐賜下的那一顆靈藥了,但是我卻總感覺,能有本日之繁華,此中卻總該另有些彆的緣法,卻不知姐姐可否為我講解一二。”
迎春暗裡裡曾問玄明,究竟是如何壓服忠順王的,他便笑道,“朝中那位皇上的壽元,忠順王先前曾問過為兄兩次,為兄卻怎好泄漏天機,每一次都是假裝冇有聞聲,矇混疇昔。”
那世祖天子在位時,對於那些在紫蓬山修行過、多少有些道行的年青才俊們就頗多寵遇,此中當然以奉真公的嫡孫、靜和公主的夫婿賈葵為最好,太子府中的要職,全都由這些年青人擔負,待太子即位,這一乾年青人,出將入相,便都成了國度柱石,他們的品德學問當然都好,可貴的倒是都在蓬萊彆院學過道,相互也都以同門相稱,故而算得上同心同德,反倒冇有了曆朝曆代那些個勾心鬥角的黨爭,今後政通人和,國度也愈發昌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