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君臣聽過賈赦上奏之事,均沉默一瞬。水郅看著賈赦,很有些讚美,不管此事是否為此人所想,能在這滿朝同仇敵愾對於世家的時候上奏此折,足以證明此人膽量,隻是不知賈赦要如何應對了眾臣詰問。
因著六部衙門作假一案尚未結束,新科士子派官一事便臨時擔擱下來,若非如此,他們也不會閒來無事去尋世家費事,現在,諸位新科士子隻覺懊糟得要命,他們十年寒窗苦讀,可不是為了做個編書的!
說到底,他不喜好南安王府,卻也冇法兒不在乎。霍百裡長歎一聲,眼神落在手中扇麵上,想起這是那個所送,合了扇子丟去條案另一頭。
退一步講,如果霍青娶了公主便也罷了,如果霍妍嫁入皇家,便隻能嫁了水汜。霍百裡抖開腰間摺扇搖了幾搖,他不喜好這位英郡王,水汜能如此等閒的就被霍青說轉了心性,今後也說不準會再被旁人說動了生出不當有的心機,千日防賊的日子苦啊。
水郅隻一眼便瞧出王淑妃的顧忌,也不勸,垂眼捏著製得精美敬愛的玉壺把玩,心道他當初是不是將人嚇得狠了些。待瞧見王淑妃躊躇的點頭,便曉得人是當真非常奇怪霍妍,因著心底那點兒顧恤,水郅也不弔著人,直言此事隻消霍思點頭便可。
胤礽聽著侍從道說坊間流言,估摸著時侯差未幾了,問過方霍二人,得了準予,便同賈赦提及將從賈赦祖母遺贈中清算出來的書冊珍本獻於天子之事。
“不知賈大人獻上的書冊但是都通讀過了?”有翰林如此扣問,世人皆曉其意,賈赦此人雖本年名聲挽回些,但是才疏學淺之名倒是坐實的,而這父老所贈書冊並未讀通便獻出,實有不敬父老之嫌。
宮中諸人隻四皇子暗自煩惱,餘下人都是樂見這門婚事的。
王淑妃麵露欣喜,便要起家下拜謝恩,水郅將人按住,叮嚀道:“淑妃可經常宣了郡主入宮說話解悶,若婚事不成,以南安王和南安王世子此回當差之功,朕將郡主晉封為公主也是該當的。”
禦史台世人隻要一想起賈赦得了天子讚成以後,世家出身的臣公連續串的接了賈赦的話獻書表忠,一副懷赤城之心的模樣,他們手中奏摺一時候不好呈上,一口氣噎在喉中隻得強行嚥下,眼看著天子與世家一唱一和,裝點承平的模樣,隻覺心底有恨,但是該當恨誰?賈赦不過斷尾求生,世家尋機媚上,天子得了實惠——天放學子亦得好處,竟是隻能生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