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點了點頭,每年萬壽節禮千秋節禮並太子諸皇子生辰,皆是一筆極大支出。
賈敏聞言一怔,問道:“烏木要進上?”隨即如有所思。林如海決定完整她料想當中,烏木雖好,卻不是他們家能留得住,以是快意說了那話時,她就感覺不當,他們家再嬌寵女兒,行事也不會很出了格兒。
曾明雖未做過官,但是曾晉舊友甚多,兼之曾明夫人乃是北靜王之妹,封號文德,是以住揚州後,拜訪者絡繹不斷,不過文德郡主性子沉寂,身材又不好,以是深居簡出,甚少出門會客,現在多是長媳羅氏和曾淨姑嫂兩個應酬寒暄。
宿世這個林靜無人教誨,家裡又貧寒,是個地痞惡棍,不學無術,並冇有如此出息,林如海本日見他,倒是一表人才,辭吐有致,不免誇獎鼓勵幾句,讓他好生為官。
管家媳婦聽問,笑道:“比這慘痛還多著呢,太太何曾見過?莊稼人都是靠天用飯,風調雨順了,有了歉收還得交租子,鬨災了,就甚麼也彆想了,隻想掙命罷了。大旱、水澇、蝗災、地動,誰冇經曆過幾遭兒?有吃不到樹皮,挖不到野菜,就吃那觀音土,也有易子而食,滿身浮腫時候也有,災後鬨瘟疫也有,那樣景兒是想都想不來,想背井離鄉都不輕易,冇有路引,出了百裡就是流民,誰讓流民進城呢。也是宋婆現在有幸,一起平安然安到了揚州城,求到了太太跟前,不然,隻要死路一條。”
林如海和賈敏伉儷情深,底下人都看眼裡,天然一一效仿,從林家出去,哪怕捐了官兒,也冇有納妾。這小廝不過十七八歲,還未到結婚年紀,但是對此卻戀慕得很,樂得林如海和賈敏跟前提及,好叫賈敏曉得有救錯人,確切是極好人家。
小王氏嘲笑一聲,滿臉諷刺,喝了一口茶後,道:“也不曉得誰回京後,多嘴多舌地跟他們說我和林太太友情甚好,並冇有因為我們老爺就冷淡了,因而就有人寫了手劄給我,讓好從中調停,好如了他們意。”
管家媳婦笑道:“是以我們都感激賢人恩德呢,現在雖常有不快意之事,畢竟比亂世強了十倍不止,如果用心,總能熬得疇昔。”
民不聊生,哪怕承平與否。
次日,林如海出門,摒擋此事。
黛玉聽了,忙道賀道:“恭喜,此事我們竟不知,等大師都曉得了,必然上門道賀。”
林家烏木奉上去後,林靜上任不久,林如海也得了來自都城封賞,鹽運使一職還是未動,但是卻從蘭台寺大夫加封為尚書銜,連帶賈敏鳳冠霞帔一併犒賞下來了。此時恰逢正月,各處吃酒宴客人又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