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又命鴛鴦去看鳳姐,返來道:“鳳哥兒已經睡熟了,帳子放下了,香也熏了,屋裡又放了冰塊,我叫兩個丫頭兩個嬤嬤在床前看著呢。”
除了休假日,林如海平常白日不在家,是以都是賈敏指導賈璉功課,賈敏雖是女子,倒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常同林如海論書作畫,指導賈璉一點子功課綽綽不足,至晚間賈璉方回榮府,次日便在家中跟著先生上課,倒也無可記敘。
賈敏抿嘴一笑,道:“不過是蒲柳之姿罷了,偏生太妃誇得我都暈頭轉向了。”
賈敏死了賈母還冇死,而林如海卻冇有父母,林如海出場就是前科的探花,當上了鹽課禦史,按照原著計算,林如海是賈雨村的前科,也就是說,三十擺佈才考中探花,三十五歲生黛玉,總不能孝期生黛玉吧?這麼快做到鹽課禦史,根基上能夠肯定是冇有丁憂過的,因為一次丁憂要三年,真丁憂的話,宦途必定有影響,也就是說,父母應當都死在林如海三十歲之前,如果三十四歲還守孝,那黛玉如何出世呀?五年爬上鹽課禦史?父母守孝這就是六年,或許另有祖父母的孝呢,當然這隻是一家之言,嗬嗬
賈母現在兒孫合座,最擔憂的便是這個女兒了。
轉眼到了七月十八的前一日,因次日是南安王府賠罪的日子,故賈敏一早就去榮國府,遵循時下的端方,南安王府本日過來經過賈母做中向她賠罪報歉,次日設席,請賈母並賈敏疇昔,吃過酒後便表示兩家已是和好如初,不再計算霍燦的所作所為了。
賈璉是趙嬤嬤奶大的,伴隨賈璉的時候比本身的親兒子都長,天然到處為賈璉著想。她原是李夫人的陪嫁丫頭嫁了賈家的家生子,眼看著李夫人歸天後其陪房親信冇多久就被挑出不是打收回去,她內心急得不可,若不是賈璉隻吃她的奶,恐怕她和其彆人一樣了局。
耳房內隻要趙嬤嬤和賈璉,並無旁人,趙嬤嬤心中一動,忙道:“二爺,這話是何意?”
雖說三四歲發矇極常見,但小孩子多是好動之人,鮮少能靜得下來,多是六七歲剛端莊上課,彆看王夫人不認得幾個字,一雙後代卻都好學得很。
以是,門當戶對指的是各取所需,你有我需求的,我有你需求的,就像賈家和林家,賈家有林家需求的勢,林家有賈家需求的名,很少有哪一門沾哪一門的光,要真是如許到處被叨光,冇有好處,那還聯婚個毛呀,略微一點家世凹凸不算甚麼,隻是為了婆婆好使喚媳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