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風景舊曾諳_第63章 第廿七回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範氏更加驚嚇,忙詰問到底如何個原因經曆。強氏哭哭啼啼,半天賦說了個大抵:本來當年範、蔣兩家訂婚實有內幕。當初範丞佺外任撫州,為官沉穩、理事詳確,又恰逢知府以賄上犯事,給監察司使拿住,朝廷便令範丞佺從同知升做知府。他自知才具平平,做事更加用心,境內挖渠築壩、開山辟田必躬親查視,催促謹慎;又遍走縣鄉,拜候百姓生存——如此兩年,就有政通人和,百業俱興之象。不料再一年贛江暴雨,範丞佺擔憂水情,尋查時不慎出錯跌落堤壩。雖有擺佈倉猝救起,已傷了左腿;隨即一行被暴雨所困,為勸本地鄉民速離險地,他又拖著傷腿挨家挨戶去說。等洪峰疇昔,公眾俱安,他再回府城療治傷處,卻已經完工了殘疾,再不能好。如此範丞佺隻得向朝廷請辭。朝廷念他功勞,允了他辭呈,卻天子特旨賜了他還在讀書的次子出身;他父親範桃生當年也從刑部郎中升做了侍郎,再三月,轉任了通政使。故而範丞佺自撫州還京,趨奉之人也眾。恰他獨女範舒雯又將到及笄,就有很多家求娶。範桃生本來成心孫婿仍然是讀書人家裡頭出身,就想著等下一場會試大比完了再遴選決計。隻是範丞佺因想本身已是殘疾,父親又有了春秋,未知另有幾年在朝,雖說三個兒子都已成年,但才德權柄皆另有限;書香豪門當然是他範家擇婿常例,卻怕到底叫女兒多受了痛苦——因而就來跟老婆商討,京中公府侯門也多,選個不上不下、大差不差的中流之家,也是吃穿不愁、出息安穩。不想這強氏雖一貫賢德,但畢竟慈母心腸,原就不樂意女兒嫁了人卻要刻苦,當時一拍即合,轉頭就往齊國公府拜見她阿姨強太君去了。

範大奶奶說到這裡,就跟範氏哭道:“當年是我們兩個豬油蒙了心,四個眸子子都被漿糊了,就想不到父親一輩子與人辦事,在都城裡幾十年,看事情再明白不過的。父親看不上蔣家,我們還當他不屑跟武將出身的做親家;就冇想到侯府將門,原跟我們這類讀書人家不一樣——家中後輩不重讀書也就罷了,要緊的是裡頭就冇一個實在的端方管束。早前兩代還能記得祖宗創業艱钜,功績爵位來得不易,言語行動另有分寸、人也曉得長進;可等三代以後,就紛繁的放縱隨便起來。那蔣子安算起來是第一名老平原侯的曾孫,長房裡的次子,自幼就養在平原侯夫人房裡,嬌寵得冇法無天。等長大了,他又不要襲爵管家務,又不要讀書謀出身,凡事都有爺爺、哥哥擋著,祖母、母親護著,因而耍錢吃酒、鬥雞走馬、使性鬥狠樣樣俱全,便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紈絝。你哥哥跟我吃緊忙忙定了婚事,內心也有些不安,總感覺未免太剛巧了些,你哥哥就留意出去看。待看到是如許一小我,說悔怨也是來不及了的,隻欣喜我說到底還是少年,血氣跳脫;再等個三五年,年紀大了,性子定下來也就好了。跟蔣家那邊就說我們先前在內裡任上,雯兒跟著京中祖父母,現在做父母的不捨得,多留她一年,等滿了十六歲後再出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