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點頭歎道:“難為這一番苦心了。”叮嚀說:“若明後日有姓洪的人來,門上必不準攔,一起恭敬請出去我見。”
孟河醫派,常州明清一向到民都城非常彪悍的中醫流派,能夠說是將中醫和西醫連絡擔當發揚的典範。聞名的醫家就有巢、馬、費、丁等等好幾家。此中馬培之是清末太醫,因為給慈禧治好病,又受封三品官而申明遠揚。
本來先前揚州府疏浚運河,遲延日久不說,且破鈔甚靡。黃幸領工部尚書,正沿東南督建海塘,兼管水利運輸事件,便命檢察。查出揚州知府、通判貪墨舞弊,州、縣數級官吏從中多方取利,大怒之下當即飭奪一眾權柄,切詞具本,上達天聽,請朝廷嚴旨查辦。三月間朝廷令到,措置一從黃幸所奏,另任了揚州知府、通判來。這新任的知府丁濤清費事讀出身,四十入宦,夙來考評平允,時年將近六旬,也算按部就班,旁人不覺得意。通判謝極謝運樞倒是名臣世家後輩,少年登第,從翰林到六部行走又到外放,安陽縣令上考評也極優良;合法人都覺得他滿任便要再進一步時,卻因祖母之喪,守孝返鄉。但是謝家滿門官宦大員,謝極於子孫中位居嫡長,出息天然無憂。公然這年三月丁憂期滿,上命起複到揚州,主司的就是治農、水利、河渠、堆棧、門路等事。他原就才氣皆備,到任不敷一月,運河疏浚諸事已整治得條條框框、各俱法度。本來萬事無有不好,偏水工預算圖鑒上有一段運鹽河工程,是先頭幾個為做銀錢倒運手腳而空設的名號,實在並無分毫野生物料投入。謝極卻說原是極好的設想,正該依循圖鑒開挖水道、勾連河網,工期既在秋冬農閒,現在合法測量地盤、勘算田畝,做征用籌辦諸事。但是這運鹽河本來並不為真工程,雖計算精到,卻未有盤曲遁藏,其所貫穿之地都為上好田畝,等閒人家哪個就肯輕讓。更不消說此處地主多是鹽商大戶,身後各有連累,全不管謝極身份來源,必然不肯承諾,直鬨了個沸反盈天。林如海本身任巡鹽禦史,本不該隨便對處所插手,但此番事端是由運鹽河工程所起,少不得要出麵彈壓;一番勞心吃力,麵上是已顛末得去,卻曉得今後本地裡糾葛更多。隻不過現在謝極肯退一步,還能跟鹽政所司並鹽商地主劃一坐共話,除了時勢局麵所向,也有章回的一番勸說功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