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風景舊曾諳_第3章 第一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霍言道苦笑道:“願如殷老兄吉言。本日失態,強拉著老哥吃酒說話,後日不管如何,必有一份情意。至於府上香油之事,還請老兄放心,必不遲誤了閒事。”

殷陸笑起來,看一眼那手爐,擺手不接;又在門廊下用力跺幾腳,把靴麵上的雪沫子抖落潔淨了,這才快步進到那彆院裡頭去。

霍言道感喟道:“我何嘗情願。隻是現在連拖都不讓我拖得。初三縣府開衙,我大哥一早便將狀紙遞到了縣裡。幸虧縣令張大人、書辦李大人常日都有走動,藉口年節未完,暫壓了下來;但一過十五,便再也拖不得,必得訊斷纔是。而這兩位大人聽了我的述情,又叫人查了各家環境,遞來的動靜也都和裡正羅老爹一樣――固然家父家兄不堪,但字據卻看不出有假。殷老兄啊,我這二十來年勤勤奮懇,掙下的雖不是甚麼令媛萬貫的大奇蹟,到底也是實實在在一份傢俬。我媳婦兒是個儉仆賢惠人,我兩個小子還冇立業立室,就這麼稀裡胡塗被人弄去一多數,我內心實在不甘!”

殷陸也不推讓,側麵坐了。先吃一鐘溫酒,這才笑道:“你說我得空,那裡的事兒。生來與人跑腿的命罷。本日還是有事專門尋你來,不料結健結實一頓閉門羹;要非這事兒托不得彆人,這滴水滴凍的我還不興走這兩三百步呢!”

霍言道感喟道:“如何不是。但是既是血親,我也隻跟父母說,侄兒侄女們立室我儘可賣力,隻是油鋪運營之事,實在不是兄弟們能接得動手。又承諾既然家計艱钜,年節比往年加送一倍的銀兩布匹與幾位兄弟,侄兒處再加一倍的紙墨錢。成果還不能足,到底不歡而散。”

卻說,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金陵,最是形勝:鐘山虎踞、大江龍蟠,又有秦淮一帶天然環護,因此兩千餘載之前便有城池建立,史上更稀有代王朝在此定都,恰是塵凡中第一等繁華繁華之地。而這秦淮河邊則是金陵城繁華繁華的鼎盛。也不說兩岸居住了多少累代顯赫的世家大族,隻說挨著秦淮河邊有一條南北走向的街巷,稱為大油坊巷。又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小油坊巷,路幅約是大油坊巷的一半兒,與之交叉而過――聽這巷名,便可知此一片地區人家多運營香油燭蠟一類。就在這兩條巷子訂交的路口,有一戶背靠著秦淮河的人家,家主姓霍,名學,字言道。嫡妻徐氏,脾氣暖和,賢淑知禮。伉儷二人運營一爿香油鋪子,因誠信公道,油料上佳,不但在大小油坊巷週近儘皆著名,就連秦淮河邊很多世家大戶也愛用他家香油。並且這霍言道雖是貧寒出身,卻甚好學,幼時曾附讀鄉塾,頗能識文斷字,待人接物既有章法,又不失急公好義的慷慨之風,故而甚得人望,此一片燈油大戶中竟是以他為首了。這霍言道買賣昌隆、伉儷愛敬、鄰裡敦睦,膝下兩子也都入鄉塾就讀,平常每笑麵迎人,不管買賣與否、買賣凹凸,一概殷勤相待。但是這一日正月初九,大小油坊巷上店鋪早已開業,世人同心為十五日的燈節籌辦著力,霍家油鋪卻大門緊閉。見此景象,以特地到他家買油的客人不免迷惑,遂轉向中間鋪子探聽景象。那邊店夥認得來人乃是秦淮河邊烏衣巷口宰相謝家的管事,姓殷名陸,忙笑應道:“殷老爹來得不巧。這霍掌櫃家裡似是出了事,邇來非常的不喜。初五雖開了業,不過半日又閂了門。這幾日也未見得當真做買賣。倒是一早,瞥見他一小我向小豐樓去了。若老爹尋霍掌櫃有事,無妨往那邊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