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風景舊曾諳_第32章 第十四回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顧衝點頭,應道:“是如此的事理。也罷,我與他家平常來往,好歹比旁人多曉得些。現在重新說與你,仔諦聽著,彆在人家門上失了禮,丟了你父母、祖父的臉麵。”

謝楷忍不住問:“盛昌榮?莫非是跟他親兄弟盛定盛平榮,活著祖朝前後執掌戶部,被當時稱作‘點石成金尚書’的?文昭公夫人竟是出自他家?隻是現在彷彿申明不顯。”

顧衝聽他這一問,臉上終究暴露欣喜來。說道:“總算你聽出要緊的來。不錯,恰是吳天官的孫女兒。當年吳天官原是文官,從州府轉任到陝西承宣佈政史,後督撫陝西、山西、四川三省,堅城池、組防備,抗擊匈奴,保我西北邊疆二十載無事。世祖天子都曾三番五次當眾對人說,蔡氏竊國,中原禍亂,幸有吳天官督鎮邊廷,不使匈奴得一絲可乘之機,不然‘五胡亂華’當於我朝重演矣!吳天官運營西北三十載,累功勞晉升直到兵部尚書,得三代君王寵任不衰,軍威顯赫,絕非彆人可及,卻始終想著迴歸他文臣的正道。故而最對勁的就是宗子吳秉麟——少有詩名,風騷文采,隻可歎情深不壽,因老婆盛氏病逝,不及一年也跟從去了;遺下一個女兒,就是現在這吳太君。她從六歲起便跟在吳天官身邊,最得祖父心疼。比及了摽梅之年,提親的隻把吳家門檻都踏下去兩三寸。成果吳天官把都城一眾都拒了,單應了河陽王妃之請許嫁章家,倒是念她父母早亡,而文昭公盛夫人與她母親乃是自幼相處的堂姊妹,又靠近江南故裡——如此安排,也真算用心良苦。”

一時舅甥二人相對,沉默無語。範氏在旁見著二人景象,因而笑道:“我說老爺這是如何了,突地就提起文昭公來。本來不過是外甥不曉得那章家小少爺的根底。但是楷兒是甚麼位份的人,若不特特提起,如何肯等閒去刺探彆人家裡頭私事。何況3、四年同窗情分,都未曾見說,想來那小章相公也是偶然多言的。常言說:‘不知者不罪’。外甥固然不知他家來源根底,貿冒然就要上門,但到底也還未曾真撞到他門上去。提及來老是他們小孩子自家同窗的玩鬨,究竟不是甚麼大事,竟叫你們舅甥兩個都板了臉,模樣倒還真都雅呢。”說著自家與顧衝端了茶,又讓丫頭也給謝楷端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