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風景舊曾諳_第32章 第十四回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謝楷忙應了,又說:“先前也聽章懷英幾次提及,幼時他得曾祖母如何教誨,感覺是極慈和刻薄的白叟,雖未曾見過,內心倒已先有了幾分靠近。這回如有幸拜見,外甥定向白叟家恭敬施禮,不失了家中顏麵。”一番話說完,見顧衝含笑點頭,這才又問:“隻是方纔聽母舅說鬆江吳秉麟。但是這位吳太夫人,竟是昔日鎮守西北流派,使金人、蒙古諸部聞名膽怯的督師吳翔、吳天官家的孫蜜斯?”

顧衝聽他這一問,臉上終究暴露欣喜來。說道:“總算你聽出要緊的來。不錯,恰是吳天官的孫女兒。當年吳天官原是文官,從州府轉任到陝西承宣佈政史,後督撫陝西、山西、四川三省,堅城池、組防備,抗擊匈奴,保我西北邊疆二十載無事。世祖天子都曾三番五次當眾對人說,蔡氏竊國,中原禍亂,幸有吳天官督鎮邊廷,不使匈奴得一絲可乘之機,不然‘五胡亂華’當於我朝重演矣!吳天官運營西北三十載,累功勞晉升直到兵部尚書,得三代君王寵任不衰,軍威顯赫,絕非彆人可及,卻始終想著迴歸他文臣的正道。故而最對勁的就是宗子吳秉麟——少有詩名,風騷文采,隻可歎情深不壽,因老婆盛氏病逝,不及一年也跟從去了;遺下一個女兒,就是現在這吳太君。她從六歲起便跟在吳天官身邊,最得祖父心疼。比及了摽梅之年,提親的隻把吳家門檻都踏下去兩三寸。成果吳天官把都城一眾都拒了,單應了河陽王妃之請許嫁章家,倒是念她父母早亡,而文昭公盛夫人與她母親乃是自幼相處的堂姊妹,又靠近江南故裡——如此安排,也真算用心良苦。”

應當說,這篇文裡除了文昭公父子,最牛掰的就是吳太君了——父親是聞名才子,母親是聞名才女,祖父是柱國大將,外祖父和叔外祖是尚書宰輔,並且她嫁的老公是一代文宗,上頭的公公又是文昭公……最後,她還生了相稱不錯的六個後代。

顧衝點頭,歎道:“是有些無知,不過這也不能全賴你。也就如你舅母所說,我們這等人家,到底也與彆人分歧。你外祖父家且不說,光是你金陵謝氏一脈,自魏晉長盛至今,真正的公卿流派、簪纓世家。你祖、父、伯、叔皆賜爵列朝,入則執掌樞要,外則鎮守處所;便內宅中婦人,也無一不有封誥。就旁人,等閒又有誰能叫你低得下頭,彎得下腰交友去?凡是有個真正入眼的,反倒不在乎彆人出身,隻瞥見小我風致了。那章回想來也差未幾。在你跟前並不特地暴露來源,想來多少也是成心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