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風景舊曾諳_第27章 第十二回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洪氏這才恍然,點頭道:“本來如此。我倒冇想到,忘了顧三爺家妹子恰是嫁到謝家去的。隻是高門大族後輩,也能夠這麼簡樸隨和、凡事不招不搖的,委實少見。回兒說得我都想冒昧請他過府,與這孩子見上一見呢!”

笑過一陣,洪氏又問起道:“我聽你講這麼些,書院裡教員同窗,彷彿阿誰謝家的孩子叫啟莊的,最投你緣?平時家裡來書上這些也不常見你寫。但今兒一聽,倒是他的名字最熟。”

章迴向洪氏說這三年裡經曆,隻稍帶了兩句書院裡學業功課,就專揀那些別緻風趣的事戀人物來講,比如本身隨兩位師長一起遊學的見聞,長江大河雁蕩蜀道的風景;又如南都城中各種,玄武湖的煙波,棲霞山的紅葉,夫子廟的小吃,秦淮河的風月,雞鳴寺的香火,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待章回說到同窗與僧尼的機鋒鬥口,本身前去安慰卻被遊說削髮用心向佛,洪氏終究忍不住笑罵起來:“這些和尚尼姑,就冇個新奇的!甚麼有緣無緣、有根冇根,打你平生下來就是這個話,說了快二十年,也不換個花腔,還想度了你去?要真能度,天寧寺的鬆淳大師早度了你去,那裡還比及這會子?”

章回將頭靠在母親懷中,悶聲說:“都是兒子不孝,三年遠遊,令母親擔憂。這都是孩兒的罪惡。”

章望點頭:“是了,你書院裡那幾位,都是三家教義通達的,論起明心見性的學問來半點不差。隻是苦了你們門生,在這幾個徒弟之間來去周旋,還要應對得體,但是至心不易。”說著抿嘴淺笑,待一轉眼,見洪氏在旁也掩了嘴吃吃地笑,不由問:“你又笑的甚麼?”

下章轉去寫謝楷,嗯,寫謝楷就是側寫章家。

章回被母親笑得臉上發紅,訥訥道:“當時不是小麼?有口偶然的。”話剛出口,一旁章望已經連聲咳嗽,章回這才曉得不慎又扣了雙關。中間洪氏早笑得伏在幾上直不起腰來。章回自家想想也覺好笑,頓了半晌才道:“知子不過爺孃。母親一句話就戳破我底子形狀——便現在也是有口偶然的,縱經文讀得再熟,也裝不了本相,修不得正果。”

章回笑道:“這可都托了黃先生。黃先生一心反佛,平時講六經經義,十次裡倒有六七次拿佛經作靶。隨他頭一年到南京時,功課外要在他屋裡抄書,聽的就是《圓覺》、《楞嚴》、《法華》逐句逐字地批,想不熟都不成。恰好程、週二位先生那邊安插窗課,《金剛》、《百喻》之類的且不說,一部《壇經》是要逐字地註解出來。虧是幼時老太太當故事似的講了很多,又常帶著在鬆淳大師那邊聽講,很多處所模糊約約都還記得。不然,頭年課考中必然是要落了第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