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如海傳聞,頓時吃了一驚。本來花頌不是彆人,恰是內侍省少監;當年孝穆皇後為季子安康郡王親選的玩伴,後又陪侍今上,其人忠慎勤奮,向來得兩位賢人信重,平素雖不顯,內侍省實有一半的人皆是他手底下調度出來的。因他曾奉今上在文華公跟前讀書,與黃幸、林海、章望兄弟也算自幼熟悉。隻是他現在也有五十8、九的年紀,林如海如何也想不到此番竟然用了他來傳旨,又自金陵親到常州。急得隻問章望:“仰之如何不早說?”拔腳就要往吳太君處去。章望忙攔住,笑道:“如海但是慌了。再忙,也換身衣服去。”聽這一句,林如海才發覺身上還是家祭時的素服,本身也笑起來,從速換過,這才拉著章望往上院那邊去了。
林如海聽了,連連點頭,歎道:“本來如此。姨父姨母能得兩位賢人如此嘉許,便這一世也不枉了。”
花頌笑道:“依我看倒是冇有。賈朱紫原是七夕那日,賢人見麟趾宮一應節禮購置得體,非常合心對勁,便問是誰籌辦;當晚在成德宮,跟皇後孃娘閒話間提及各宮節慶景象,不免又提了幾句。因而次日皇後孃娘調了宮中女官的內檔檢視,見功德合宜,便依例奏請加封。賢人天然無有不準,就按皇後孃娘所請,上諭將鳳藻宮清算出來給朱紫居住――可見是朱紫一貫勤謹,謹慎恭肅以侍上,十年功德堆集所至,方有這般水到渠成。隻不過為的七月裡並無穀旦,正式的敕封還要比及八月再下。故此才讓我等如許宮內裡籌辦的人先一步得了動靜,與大人們道賀,好討賞錢。不防倒讓仰之多想了一想。”
一番話說得三人一起唏噓。林如海又感喟一回,道:“義忠親王資質才乾原是極高,可惜一步行差,鑄成大錯:畢竟是其德行不敷以配六合,以仁愛刻薄,實在不及兩位賢人多矣!”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更給九章:固然晚了好幾天,但是生日歡愉!
花頌道:“就不缺錢,也要討個情分臉麵。就跟先前當著太夫人麵說的,我現在也是將六十的人,上個月已經求了兩位賢人恩情,許我明春告老。太上皇曉得我當年就在花寺發了誓願,將來要寄身在寶林佛塔上麵的,特地教我這趟出來不必焦急回京,趁便把財產一併購置好了才罷――如許的洪恩浩大,如何敢孤負不領受?隻是到底多年不到這邊,不曉得當今地頭上這些究竟景象。再就是固然從我大兄家過繼了個小子,到底年紀還輕,見地不敷,凡事當不得甚麼用。如此父子兩個都是雙眼一爭光。我不來求大爺,又能求誰去?”說著就向章望連連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