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風景舊曾諳_第102章 第四十三回中、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本來這毛家塘周邊田莊村莊緊挨,幾處人丁極多,相互有大道相連。又以毛家塘間隔常州城北門比來,其村口關帝廟前一大片開闊廣場,廟中供奉的關帝、財神和魁星又頗靈驗,是以幾處商定每月初1、十五在關帝廟前開集市,逢年過節辦廟會。凡到了廟會的正日,除了廟中法官主持祭奠供奉以外,幾個村莊會錢請梨園、雜耍、偶戲人、平話相公之流參加,村中富戶亦輪番出資辦酒菜村宴,因而村人買賣、吃喝、看戲,徹夜達旦,儘歡方散。七夕恰是節場正日,天然村人雲集,熱烈不凡;俄然傳聞小豐莊這邊傳出話來,說吳太君要帶著外孫、外曾孫女一起逛集場,頓時一發地歡娛起來——隻為這些村上地步近半是章家的財產,又是祖塋地點,對村人莊戶向來照顧,佃租比彆處少了成半不說,老病殘疾多有賦稅慰看,又許供應每戶一名後輩到村塾上學,是以無不戴德戴德。此番吳太君來,世人正故意劈麵伸謝。幸而章回一早遣人傳話,世人也不敢驚擾吳太君玩耍之興,隻站在道邊一勁兒伸頭看,見他一行人來了,除了幾個村老代為上前施禮,餘者皆在遠處或打躬或叩首,老是儘一點心也就罷了。林如海、章回問明啟事,回報吳太君。吳太君聽到了,內心既歡暢,嘴上連說:“太美意了。”叮嚀叫快去把那些豐年紀的攙扶起來。世人又請同業隨喜。吳太君笑道:“你們一年到頭繁忙,也就是逢著節場才氣縱情的樂一樂,如何好又占了你們疏鬆的時候?我們祖孫長幼儘管自家各處逛逛就是。”世人這才依言散去。吳太君一行方又起轎前行。

章回笑道:“農為國本,民以商富。現在江南富庶,工商大興,原是天然之道,不能不準,也不當不準。但是伯父的顧慮也極得當。想到這些年江南多種桑養蠶,去歲開耕的田土比往幼年了三分之一,恰好趕上天時倒黴,接連兩次水旱,夏收不過平時四成,秋收也隻得六成,導致米價暴漲,偌個魚米之鄉,城坊百姓竟幾乎吃不起米。當時我在南京,初時不明以是,厥後接了大哥哥手劄,才曉得鄉裡是如許的景象。因而複書給大阿哥,建議家裡除了免卻部分佃租以外,應與耕戶商定,來年補種多少稻麥畝數;又請父親向縣衙諫言,或出錢拉攏,或用陳糧兌換農戶手上多的絲棉布匹,存於府庫,等來年坊間絲價布價不穩時再行兜售。成果被父親寫信來講‘若等你的體例再來發揮,行市早亂’,白得了個‘馬後炮’的考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