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道,“不必了,太太現在也不大管事,何必再教她活力。 何況二太太並未和我們借銀子,莫非要為了這事去尋老太太說話不成,倒教鴛鴦難以做人了。”
宿世賈府最後大廈將傾,和宮裡這些宦官獅子大開口打秋風也有些乾係。背麵府裡自家利用的銀子都接不上,那裡能對付這些慾壑難填的東西。這一世鳳姐費經心力分炊,也是為了撇開這層關聯,不想那些人還是和王夫人伸手去了。
且不說這祖孫兩個如何欣喜,單說平兒送走了劉姥姥,自回房和鳳姐交差。主仆倆正說話的工夫,外頭小琴笑道,“鴛鴦姐姐來了。”
又說了些彆的閒話,鳳姐便打發小紅帶劉姥姥去本身那邊沐浴換衣服。巧姐見她走遠了,方道“娘為何對這個姥姥如此親厚?”
說著遞過一個小小的紅木匣子來。 劉姥姥接了過來,隻感覺動手有些分量,內心便有些迷惑卻不敢問。待上了車到底忍不住悄悄翻開瞧了瞧,不覺吃了一驚,漸漸流下淚來。
思及至此倒想起另一件事來,便請劉姥姥在桌旁坐了,又拉過大姐笑道,“方纔我想起來,我這孩兒還冇個名字,姥姥如果肯,就給她起個名字罷。一則藉藉你的壽;二則你們是農戶人,不怕你惱,到底費事些,你費事人起個名字,隻怕壓的住她。”
巧姐有些不懂,隻笑道,“娘喜好的孩兒天然也喜好。”
迎春也笑道,“我也瞧著那位姥姥非常馴良討喜,戰役日見的那幾位嬤嬤都不大相類。”
鳳姐微微的歎了口氣。
她說這話大姐也有些迷惑,隻微微側著頭看著鳳姐。
平兒便帶了劉姥姥出來,隻見院門口早套好了車,又有幾個小丫頭子抱了幾樣東西,都放在車上。劉姥姥便看直了眼,平兒笑道,“這都是奶奶送姥姥的,那幾匹料子留著年下做衣裳穿,另有幾樣米糧用你昨兒拿來的袋子裝好了,那都是外頭貢上的,雖說你們莊稼地裡也有,一定及得上阿誰。這個匣子是奶奶叮囑要姥姥家去再瞧的。彆叫外人瞧見了。”
想著便悄悄的叮嚀了平兒幾句。平兒雖有些驚奇,卻也曉得奶□□回見這姥姥便非常慷慨的,且她賦性也是個憐老惜貧的,隻依言預備辦理安妥。
第二日一早劉姥姥便起來了,帶了板兒過來伸謝做辭。鳳姐笑道,“姥姥今後閒了,儘管來府裡尋我說話,我已命人和門上的小廝叮嚀過來,姥姥來了儘管帶出去便是。”
鳳姐笑道,“娘感覺和她非常投緣。再者她是個心腸良善的白叟家,娘也想著替你和芾兒積些福壽,隻盼你們這平生安然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