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裡的人跟著也散了。
黛玉卻笑道:“琳琅姐姐去我那邊坐坐。”
作者有話要說:嗷嗷嗷~~~我又更晚了,幸虧這章內容多一些,書中那段大話,源自紀曉嵐的閱微草堂條記。
琳琅笑道:“這鬼差答曰:‘是媼一聲有利己損民氣。夫利己之心,雖賢士大夫或不免。然利己者必損人,重重機器,因是而生,各種冤愆,因是而造。乃至貽臭萬年,流毒四海,皆此一念為害也。此村婦,便宜其私心,讀書講學之儒,對之多愧色矣。何怪王之加禮乎!’”
琳琅微微一頓,麵作不解之狀,反問道:“女人何出此言?我本來也冇想過要香菱,不過是想買兩個丫頭使喚,是太太和姨太太恩情,方賞了香菱給我,回到家過了好久,可巧路過販子,見了說這事的人,纔想起這麼件事情來。”
賈母知他不捨黛玉回籍,然林如海信中殷殷期盼,又雲官職已調,在姑蘇任職,如本年將半百,光陰無多,隻想一家團聚。賈母看得此言,縱是不捨,也隻得放黛玉歸去。
彆人猶可,獨黛玉卻非常歡樂,道:“姐姐儘管說來。”說著親身走下來,為琳琅續茶。
世人聞聽,個個詫異道:“竟有如許的事?”
說著吃了一口茶,世人頓時聽住了,寶玉忙問道:“那鬼差如何說?”
賈母眼中精光一閃,笑道:“若公然是,這孩子竟也是金玉普通的望族蜜斯了!幸虧跟了你去,倘若留下,便是過十年八年,又有誰曉得如許命苦的女孩子有那樣的身份來源?”
又走到香菱跟前,細細打量一番,笑道:“你放心,我此次歸去,亦徑回姑蘇,倘如有暇,自當請人刺探甄家之事。如有動靜,必叫人快馬進京奉告,但願你能與家人早日團聚。”
黛玉聞言,奇道:“這話如何說?”
黛玉點頭感慨道:“可不是這個話?都說上天有好生之德,姐姐如此,彆說他們一家感激姐姐非常,即使是上天,也會善待姐姐。”
世人納罕,皆道:“這是甚麼話?相處幾年,你這話忒無情了些,豈不是讓林女民氣涼?”
生,各種冤愆,因是而造。乃至貽臭萬年,流毒四海,皆此一念為害
黛玉這方對琳琅笑道:“好姐姐,除了紫鵑,你是最懂我的,我給你留了好些筆墨呢!”
賈母應允,世人方移步。
寶釵點頭歎道:“這也是香菱的福分了。你竟是個忘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