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晚間,鳳姐公然打發豐兒送來一個承擔。
黛玉忙雲不會,親身研墨鋪紙,取了一支最愛的湘管與她,琳琅一口氣寫了十餘首,實在是手痠神疲,黛玉便接過筆,一個背出,一個錄寫。至晚間,亦不過才寫了五十餘首,下剩二百餘首花了五日方寫完,一共錄下三百一十三首,時隔多年,下剩二十九首琳琅隻記得一些零瑣細碎的詞句,完整的卻實在記不起來了。
黛玉命紫鵑和琳琅收了,一一答罷,道:“有勞嫂子親身送來,請你吃杯好茶。”
王夫人甚為對勁,隻要黛玉遠著寶玉,她樂得做個仁慈刻薄體貼的好舅媽。
林朗聽完,心中如有所悟。
琳琅曉得黛玉本人是個極愛讀書的人,若不是纔來,早就和三春一起上學了,道:“我們這二爺不喜讀書,一個月裡能去三天已經大善了。”
黛玉聽了,忙道:“今後可不準再去,免得學壞了。我教你,有不懂的,寫信問父親。”
來榮國府已有幾日了,張嬤嬤也請了來,垂垂熟慣,這日黛玉給林朗解完四書,忽問道“來了幾日,冷眼看著,三春姐妹們都去上學,非常勤謹,如何二表哥反不去上學?”
黛玉低頭沉吟半晌,昂首道:“現在我尚能教朗兒一些功課,等過了殘冬,春暖花開時候,珠大哥哥也好了些,我們再備上禮品去就教珠大哥哥。”
琳琅暗讚她小巧剔透,想得全麵。
紫鵑想了一會,笑道:“打小兒都是這麼過來的,老爺管了幾次也不聽,偏又愛弄出幌子來。倒是寶玉做的脂粉好使,我們都使他做的胭脂膏子,比市賣的強。”
琳琅自省其身,悄悄下了決計,謹小慎微,與報酬善,萬不成洋洋對勁,失了身份!
見她出去,黛玉姐弟起家讓座,黛玉笑道:“璉二嫂子如何有空過來?”
黛玉聽了,戳了戳他的額頭,笑道:“小小年紀,偏疼操心!”
恰逢三春過來,黛玉忙打起精力接待,因頑騰飛花令,張嬤嬤微微皺眉,暗歎賈府的端方渙散,明知黛玉林朗尚在熱孝,偏還勾著他們玩樂,若不歡迎,不免顯得他們冇有待客之道,幸虧黛玉恐擾了林朗讀書,隻叫他回屋自看,林朗原不甚喜與姐妹們一處廝混,依了。
黛玉內心有悲有喜,一時竟不知說甚麼纔好。
琳琅卻不推讓,道:“甚麼好東西,值得奶奶特特留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