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兒含笑翻開箱子,暴露一股五顏六色的光彩,琳琅定睛一瞧,倒是一箱大小不一的和田玉籽料,玉皮很薄,也有半露的,既有白玉,也有青玉、墨玉、碧玉、黃玉等,一時也難分是哪幾種,但一看都是上品,不由驚撥出聲,道:“這是大哥托人送來的?”
秋菊乃是莊稼人出身,原是家裡窮得過不下去了,又碰到天災天災,方一家賣身為奴,麵貌淺顯,膚色烏黑,天然不及橙子這等在大戶人家嬌養出來的丫頭皮肉細嫩,臉孔斑斕,橙子便覺得喜,感覺本身原是劉尚書太太身邊的貼身丫頭,本就該取而代之。
楊奶奶見狀,笑道:“公然還是你有體例。”
棗子模樣雖比橙子略次一等,卻也賽過秋菊很多,在一旁儘管點頭附和,神采間對於秋菊很有輕視之色,明顯也故意代替秋菊做琳琅的貼身丫頭。
炕下的炭火早熄了,幸而燒了熏籠,放了幾點素馨,滿室皆是暗香。
算一算,林如海就任應天巡撫已有三年,這三年官聲極好,也有很多人家情願將女兒嫁給他做填房,隻因林如海捨不得黛玉姐弟受繼母苛待,遂不肯續絃,惹得世人都讚他情深意重。按著端方,想來來歲就能進京述職,也不知到時候又如何。
琳琅不由連連感喟,道:“如何不留下來?”
如此一理,下剩三家人膽戰心驚,更加不敢逾矩了。
再過數日,已是初冬了。
琳琅昂首看她神采,淡淡隧道:“我們家本就用不得那麼多人,四五家也就夠了,她既掛念舊主,我就成全她這片孝心。”
橙子漲紅了臉,怒道:“你也不過是個丫頭,怕還不如我呢!在這裡充甚麼大丫丫頭?我之前但是劉尚書太太的貼身丫頭,你有甚麼本領能比我?”
琳琅正歡樂之際,劉二佳耦也風塵仆仆地趕返來了,帶回黛玉的禮品和手劄。
回身將滿箱籽料一一取出來,放進匣中,直至籽料取儘,也冇見一信一紙。
琳琅隻得作罷。
見內裡撕棉扯絮普通下著大雪,琳琅夏季有閒,也自無聊,便命人套車,趁著套車的時候,寫信安撫黛玉,不但臚陳了迎春、鴛鴦主仆二人婚事已定,又說對惜春之憂,還說自家蒸蒸日上,最後送了些家常玩意,特特又選了幾塊最好的和田玉籽料裝進錦匣裡一併捎上。
蔣玉菡和鴛鴦的婚期很快便定下來了,是來歲十月二十八日,還能陪賈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