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奶奶笑容滿麵隧道:“大海又建功了,既是捷報,想來快回京了?”
王夫人忙命快請。
琳琅聞言,方知建功者非隻楊海一人,得賞也非他們一家,不過想來也是,偌大戰事,豈是楊海一人建功之地,忙畢恭畢敬地送他出門。
清算犒賞之物時,琳琅命二妞和春蘭將楊奶奶那一份送到楊奶奶房裡,楊奶奶笑道:“這皇家就是有錢,有多少東西賞下來?我都看花眼了。”
李嚮明也不及吃茶,笑道:“還得去彆處降懿旨賞東西,先走了。”
琳琅不由笑道:“皇家的東西,說到底還不是上麵貢獻上去的?奶奶倒操這份心。前兒榮國府老太君生日,禮部奉旨欽賜金玉快意、綵緞玉器,並有帑銀等等,賢德妃娘娘賞下來的壽禮也不比今兒老賢人賞我們的少,這還是年年都有的呢!我們才得頭一次。”
倘或她冇記錯的話,元春探親時賞過賈母一根,生日時又賞了一根,厥後八旬之慶時亦有一根,皆是沉香拐,珍稀非常。
琳琅笑道:“鴛鴦本年十七歲,跟老太太不過再有二三年,便是這三媒六聘,到結婚也得一二年的工夫,隻想著先定下來,未婚之先仍舊奉侍老太太。太太也曉得,我兄弟掙下了些家業,家裡偏冇個主事的人,普通人我又感覺難以摒擋家務,故此纔有此求。”
琳琅笑道:“每人賞一個月的月錢。”
遂琳琅回帖,以祈福為名,直言回絕,並閉門不出。
隻見楊奶奶拿著沉香拐打量著,又在院子裡拄著試了試,回身對琳琅笑道:“我還結實著呢,賞這勞什子柺杖做甚麼?木頭做的,鄉間多的是。”
幾戶武官家眷得賞,雖不甚張揚,但朝堂自有人得了動靜,知乃西北大捷,齊賀賢人隆恩,此戰必然班師,不久便將西北歸入版圖以內。建功之人返來自會高升,固然凹凸不知,但並不影響他們來往走動,遂有幾家女眷接踵給這幾戶武官之家下帖子,琳琅亦在其內。
賈母瞅了她一眼,道:“等楊千總班師再道賀不遲,你竟冇瞧見琳琅剋日閉門不出?也是這個意義。這孩子疇前就聰明,不像你太太,木頭人似的,不大顯好,現在這孩子更加曉得進退了,行事好得很,好得很,好得很。”
鳳姐又驚又羨,道:“琳琅姐姐真真是好命。一會子打發人去道賀?”
接到各家帖子,足足有七八張,多是武將之家,琳琅揣測半日,回身與楊奶奶商討道:“奶奶,我想著以吃齋唸佛為大哥祈福為名婉拒了他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