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十幾年國母,見慣了四王八公家各式女孩兒,皇後對這些所謂老賢人昔日舊人家的閨女兒很有幾分膩味。旁的不說,爬上龍床又藉著她名頭起複的賈元春絕對是心口一根刺。
“小姨,對不?”餘光瞄到世人暗笑,林黛玉起了打趣的心。
替內妻之侄孫選完名字後,林如海深覺自家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動排行太硬,壓不住,故而子嗣一向淡薄。思而又思,想而又想,跑遍揚州各大寺廟,自家又COSPIAY了一把神棍,終究定下了“文章華國、孝友傳家;詩書庭訓、忠恕存章”十六字真言。天賜小包子作為林如海兒子這一輩第一名,榮獲“文”字,以後以下類推。
彼時文人又重時令,書香家世之家,最好個明淨名聲兒。一句世人獎飾的“家風清正”比天子封的啥“萬戶侯”另有吸引力。林老太爺和林老太太性子都挺固執彪悍,典範的“甘願三十得嫡子,不準十八生庶兒”,矯情到爆。全然不顧自家那隨時要斷掉的香火,是否要讓姨娘在嫡妻前頭先生一個出來,留子去母神馬的。
林黛玉口中的六姐,乃是陳氏孃家大嫂周氏的孃家侄女兒周惠。陳家多子少女,物以稀為貴,女孩兒就顯得尤其金貴。國孝在那兒,大人們不好隨便走動,免得被人扣帽子,但是小女人們卻能夠藉口“眼緣好、相互學習”稍稍靠近靠近。陳家有一個專門教誨女孩兒端方的私學,請的是宮裡老太後老太妃身邊退下來的掌事嬤嬤。小女人們在陳家湊到一處,日日相處,相互很有幾分反動交誼,因此私交甚好。
伸手理一理鬢髮,端一端身子,陳氏問道:“來的是誰?”
林黛玉尚不知自家已在親爹麵前掛上了“既不想坑害好男兒,亦不想乖女兒刻苦”之世紀困難。正嬌滴滴地膩在陳氏懷裡撒嬌:
提到這個,王熙鳳又一肚子火。她的哥兒都會開口叫人了,但是全部榮府上高低下除了她屋裡和大太太屋裡的,竟冇一小我想到哥兒該有個端莊名字。便是琮哥兒,也冇這般受怠慢的。
陳六女人直接紅了臉,十指蔥蔥扭成白玉小結,“偏是個促狹的,又拿我打趣。四姐,我不依,快撕了她的嘴。”
之後果著尤二姐事,賈璉已經吃了好大排頭。這會子若再來個故意人,指出榮府在太後生辰日弄死個妾添黴頭,隻怕日子更難過。是以隻好咬牙按下,先按住不動,等過了這個階段,再動手不遲。反正離出孝另有幾月,也不怕這時候鬨出甚麼庶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