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凡是有品級的人,都遵循貴妃喪禮,進宮存候哭靈。賈政在工部,固然遵循禮節辦理,可堂上要應酬,同事又要來就教,以是兩端忙得不成開交,不像之前太後和周妃的喪事那麼輕鬆。元妃冇有後代,諡號是“賢淑貴妃”。這是王家的軌製,就未幾說了。隻說賈府裡的男女每天進宮,忙得暈頭轉向。幸虧鳳姐比來身材好些了,還能出來摒擋家事,又要籌辦王子騰進京的拂塵道賀。鳳姐的哥哥王仁曉得叔叔入了內閣,也帶著家眷來京。鳳姐內心歡暢,芥蒂也去了些,有孃家人在,表情也好了,以是身子比之前更結實了些。王夫人看到鳳姐能還是辦事,肩上的擔子也輕了一半,又眼看著兄弟來京,內心很結壯,溫馨了很多。
偏巧那日賈政、賈赦外出,家中隻要賈璉。世人七嘴八舌回明環境,賈璉謹慎,詰問真假。門上人拍著胸脯包管:“小的親眼所見,隻是他不肯給我,非要見主子,說一手交銀,一手交玉。”賈璉心中一喜,忙去奉告王夫人,隨後回明賈母。襲人聽聞,衝動得雙手合十,連念阿彌陀佛。賈母不改口,連聲催促:“快叫璉兒請那人到書房坐下,把玉拿來我瞧,如果真的,馬上送銀。”賈璉依言照辦,將那人奉為上賓,言辭誠心:“勞煩您把玉借我送出來,待本人確認,謝銀一分很多。”那人這才遞過一個紅綢包兒。賈璉翻開一瞧,瑩潤美玉在目。他平日對這玉並未上心,現在卻也獵奇,打量半日,模糊約約認出“除邪祟”等字樣,心中大喜,忙叫家人好生服侍,倉促送往賈母與王夫人處辨認。
話說焙茗在門口奧秘兮兮地對小丫頭說寶玉的玉有動靜了,小丫頭心急火燎地跑歸去奉告寶玉。世人一聽,都迫不及待地推著寶玉出去問個究竟,本身則在廊下偷聽。寶玉內心也鬆了口氣,走到門口就大聲問道:“你在哪兒找到的?快拿過來。”焙茗卻撓撓頭說:“拿是拿不來的,還得托人做保去呢。”寶玉焦急地說:“你快說說如何回事,我好從速叫人去取。”焙茗開端滾滾不斷:“我在外頭傳聞林爺爺去測字,我就悄悄跟去了。我聽到說在當鋪裡找,話還冇聽完,我就跑去好幾產業鋪。我給他們比劃這玉的模樣,有一家說有。我就說給我吧,那當鋪的人卻問我要當票。我問當多少錢,他說三百錢的也有,五百錢的也有。前兒有小我拿這麼一塊玉當了三百錢,今兒又有人拿了一塊玉當了五百錢。”寶玉冇等他說完,就急著說:“你快拿三百五百錢去取返來,我們挑挑看是不是我的。”這時屋裡的襲人忍不住啐道:“二爺彆理他。我小時候聽我哥哥常說,有些人賣那些小玉兒,冇錢用時就拿去當。想來是家產業鋪裡都有近似的。”世人正聽得一頭霧水,被襲人這麼一解釋,想了想,都忍不住笑起來,紛繁說:“快叫二爺出去吧,彆理阿誰胡塗蛋了。他說的那些玉,必定不是甚麼端莊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