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士隱聽得明白,心下躊躇,意欲問他們來源。隻聽道人說道:“你我不必同業,就此分離,各乾謀生去罷。三劫後,我在北邙山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景銷號。”那僧道:“最妙,最妙!”說畢,二人一去,再不見個蹤跡了。士隱心中此時自忖:這兩小我必有來源,該試一問,現在悔卻晚也。
隻不幸甄家在隔壁,早已燒成一片瓦礫場了。隻要他佳耦並幾個家人的性命未曾傷了。急得士隱惟跌足長歎罷了。隻得與老婆商討,且到田莊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盜蜂起,不過搶田奪地,鼠竊狗偷,民不安生,是以官兵剿捕,難以安身。士隱隻得將田莊都折變了,便攜了老婆與兩個丫環投他嶽丈家去。
本來雨村自那日見了甄家之婢曾回顧他兩次,自為是個知己,便時候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對月有懷,因此口占五言一概雲:
出則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書雲:
一日,早又中秋佳節。士隱家宴已畢,乃又另具一席於書房,卻本身步月至廟中來邀雨村。
彼時雖有軍民來救,那火已成了勢,如何救得下?直燒了一夜,方垂垂的熄去,也不知燒了幾家。
假作真時真亦假,有為有處有還無。士隱意欲也跟了疇昔,方舉步時,忽聽一聲轟隆,有若山崩地陷。士隱大呼一聲,定睛一看,隻見驕陽炎炎,芭蕉冉冉,所夢之事便忘了大半。又見奶母正抱了英蓮走來。士隱見女兒越產生得粉妝玉琢,乖覺可喜,便伸手接來,抱在懷內,鬥他玩耍一回,又帶至街前,看那過會的熱烈。方欲出去時,隻見從那邊來了一僧一道:那僧則癩頭跣腳,那道則跛足蓬頭,瘋瘋顛癲,華侈談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門前,瞥見士隱抱著英蓮,那僧便大哭起來,又向士隱道:“施主,你把這有命無運,累及爹孃之物,抱在懷內何為?”士隱聽了,知是瘋話,也不去睬他。那僧還說:“舍我罷,舍我罷!”士隱不耐煩,便抱女兒撤身要出來,那僧乃指著他大笑,口內唸了四句言詞道:
此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雲:因曾曆過一番夢幻以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lt;lt;石頭記gt;gt;一書也。故曰“甄士隱”如此。但書中所記何事何人?自又雲:“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統統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去處見地,皆出於我之上。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不足,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當此,則自欲將過去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э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誨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乃至本日一技無成,半生得誌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曆曆有人,萬不成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併使其耗費也。雖本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其晨夕風露,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墨者。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複可悅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故曰“賈雨村”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