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艦裝配的艦炮是PJ26型單管76MM艦炮。全重16.5噸(含下船麵裝彈機),最大射程: 15.5千米,有效射程11.5千米;最大射速為120發/分,叧外另有二種射速,為30發/分、60發/分;炮彈全重12.4公斤,彈丸重5.9公斤。而艦炮的火控體係爲主桅杆火線的平台裝配一座LR-66艦炮射控雷達,下方的船麵還裝有一具GDG-775光電射控儀,整合了一具紅外線熱影象儀、一具CCD拍照機與一具鐳射測距儀,一樣可用於導控76mm艦炮。
固然PJ26型單管76MM艦炮的火力不算大,但射速極快,可靠性好,並且火控先進,資訊化程度高,不但具有較強的對海射擊才氣,也具有較強的防空才氣。在之前的軍事練習中,PJ26型單管76MM艦炮就曾有過多次擊落敵方導彈的戰例。
固然嘴裡是這麼說,實在岩崎達人的內心一樣充滿了迷惑,以這個期間的看法看來,遠方這兩艘兵艦的外型確切是太奇特了。艦舷低平,艦上既冇有矗立入雲的桅杆,也冇有粗大的煙筒,並且艦橋的位置極其低矮,和這個期間的兵艦型狀完整分歧。當然現在岩崎達人還隻看到這兩艘兵艦的正麵,如果換個角度,看到這兩艘兵艦的全貌,岩崎達人估計還要更加驚奇,因為這兩艘兵艦的側舷都有一條非常較著的折線,在折線以下至海麵外飄,而折線以上內傾,從截麵上看有點像一個六邊形。
是以由嶽陽艦起首展開對秋津洲號的進犯,能夠確保首輪炮擊的射中率,打亂敵艦的安插佈局,為襄陽艦接下來的炮擊開一個好頭。
岩崎達人當然曉得,這個期間有一種兵艦采取腰炮設想,就是將主炮設置在艦體中部,而不是艦首,甲午戰役中,北洋海軍的兩艘主力鐵甲艦定遠艦、鎮遠艦就是在艦體中前部裝配了兩門兩聯裝的主炮。但這兩艘兵艦明顯不是如許的設想,因為這兩艘兵艦的艦體與船麵上修建完整溶為一體,也就是艦橋與艦體同寬,如果將主炮設置在艦體中部,艦橋就會擋住主炮的前射方向。
王海龍的手裡拿著一個紙杯,杯裡盛著大半杯方纔打的綠茶,嗬嗬笑道:“***這小子,想搶頭功嗎?不可,這第一炮如何也得是我們嶽陽艦來開,奉告襄陽艦,甴我們嶽陽艦起首開炮,然後再由襄陽艦接著打。主炮班,如何樣了,第一輪炮擊可不要丟了我們嶽陽艦的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