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喜_第463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楊燮(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我在鄉野長大,最高興的事情是穿越在四時的稻田裡,和耕戶家的孩子捉魚,摸蝦,掏鳥窩。楊義對我最大的要求是學會算賬,和打理家中的買賣,等他們將來老邁過世,起碼我還能幫著這份家業安穩度過餘生。

我感覺我固然為了在外便利行走,特地把麵龐弄醜了些,卻如何看也不像是個住破廟的叫花子,但是才二十出頭年紀的她,雨水沾濕的臉上卻有著一種分外的滄桑,我不由有些獵奇。

這些年我走南闖北,見過的有本領的人太多了,三教九流之人也都打仗過,當中不乏宵小之徒,他們再短長,也冇有短長到僅憑一隻髮簪就能開庫房鎖的。

等是夜我與張昀達成了和談,他們卻很吃驚,很後怕,他們說這是一條不歸路,史上踏上這條路的人,就冇有幾個落得好了局的。他們盈淚,不過是一時感念罷了。

楊義是我外祖家的人,福娘是東宮裡的宮女。他們一個是楊家的家生子,一個遭到過我父親母親庇佑之恩。

張昀說,這天下本來就是我父親的天下,我該忠的是我父親和先帝,顛覆了我的皇叔――哦,也就是當明天子,我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忠。

張昀的幕僚來了以後,我玩耍的時候少了很多,讀書更加昂揚,他們都覺得我複仇心切,非常對勁,但實在真的隻是因為這個幕僚肚子裡的確有些墨水,而我不想華侈罷了。

她頓了一下,眸子轉了轉:“去江南。我孃舅在那邊仕進,我去投奔他。”

我冇法辯白她這話的真假,因為她舉手投足之間,文雅矜持,的確不像是淺顯出身,有個當官的孃舅也並不奇特。

但是因為餘暇的時候太多太多,我反而主動的讀書習武,十年裡師父換了一個又一個,我把寫下的文章匿名遞給城中有學問的父老,獲得了很高的評價。我還假借村中學子之名插手鄉試,也一舉中榜。

聊了大半夜,他問我想不想堂堂正正地在天下人麵前亮出身份?想不想為父報仇,以配得上我牆上掛著的“忠孝仁義”四個字?

不過我又想,那“忠孝仁義”內裡第一個字不就是忠嗎?如果我真遵循他說的做了,那我不還是配不上這四個字嗎?

因為這條賊船實在冇那麼好下。

幸虧她不像普通婦人那麼大反應,懶懶一瞥我,然後就道:“男人死了。可不就是一小我。”完了她又瞪我一眼:“你可彆感覺我好欺負,我但是另有人同業的。”

忠孝仁義,我想最起碼我要做到前麵兩個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