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_0199 吳中商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看到世人主動姿勢,沈哲子也笑一笑。他所言此法還隻是一個梗概,分兩百股隻在長城縣便幾近被人包圓,除了沈家眼下勢大以外,也因為水道得利後令得他家公信力大增。

世人聽到這裡,呼吸聲已經垂垂短促起來,沈哲子的意義他們已經聽得很明白。借了庾家之勢,沈家已經將南北商途打通,能夠源源不竭的將吳中物質轉運到京口一帶售賣。在坐這些,多有運營碎務的經曆,略一沉思,便明白這當中所包含的利潤之大。

“哲子郎君,我等皆信尊府營利之能,緣何必然隻限兩百股不成更多?”有人又迷惑發問道。

但這商盟在沈哲子心目中乃是與隱爵並重的事情,就算各家一時信重,他也不能草率。因此待眾情麵感稍有平複後,他才笑道:“眼下所言,隻是先知會諸位一聲。待到整出一個完整章程,還會傳信各家畢集我家龍溪共議此事,屆時纔可奉資入股。隻是有一言在先,各家限購三股,以免我鄉中厚此薄彼啊!”

沈哲子倒也不覺得意,當即便笑道:“所謂商盟,便是不以一家一地為限,凡我吳中人家皆可集資入盟。這商盟普收吳中貨產,轉運京口得利後再分潤各家。這也是一個權宜折中之策,吳中各地所產分歧,鹽米贏利亦不不異,再有各家或急或緩,爭搶水道,競價而售,物價一日三變,不但壞了市道,又讓各家相互怨望生咎。如果如此,我家想結善鄉裡,反而做了好事。”

聽到這裡,已經有人神采衝動起家道:“郎君何必言此,隻要你開口發聲,我家自會作陪。一股十萬錢,我家願奉十股!”

因為隱爵體係要改製,眼下庾條與世人議論的並非隱爵隱俸那一套實際,隻談風月情麵。他長居晉陵,又經常來往建康,加上暮年另有隨父居於會稽的經曆,見聞經曆可謂深厚,遠非這些久居鄉中,少出遠門的縣人可比。加上這兩年熬煉出的辯才,很快便成為席中核心。

“哲子郎君所言,纔是治家正理。我等皆非迷於清雅有為的高士,有何視聽可汙。”

沈家眼下確切拿不出這麼多錢,但跟著吳興水運達到岑嶺,加上兩郡夏稅北運結束,要籌措出來也不是完整做不到。之以是要這麼做,一方麵是因為自產業能不敷,人力籌措不開。另一方麵也是不想獨享此利,讓人眼紅繼而生怨。

但庾條這小我固然出身僑門,中書在朝之家,帝戚流派,但卻馴良健談,並無普通僑人那種可厭嘴臉,加上又是隨沈哲子而來,天然很快就獲得了這些南人的好感。說到底,也是南民氣裡本身就不自傲,潛認識裡一定冇有交友僑門的意義,隻是困於冇有機遇罷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