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_0184 丹陽公主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還隻是第一禮罷了,剩下另有那麼多,要真都這麼爭論下去,他本年也不要想結婚了。借使天子支撐不住,猝然離世,那麼諸多禮節籌辦都要罷止,再等候數年,精力牽涉實在太大,並且變數也很多。

本來對於婚禮諸多煩瑣無益的禮節,沈哲子是不如何放在心上的,但現在卻有幾分正視起來。最起碼在天子生前給公主一個昌大婚禮,既能表示自家對公主的正視,也能讓天子更加欣喜,算是略報賞識之恩。

關於丹陽兩縣之議,現在已經不是奧妙。相對於僑門的政治上風,這類鄉土劃封無疑南士更加有話語權。因而父老們便臨時放棄了禮法的爭論,轉而四方聯絡故舊,鼓勵奏請進言,其間不免又雜以龐大的好處互換。

一時候,三吳人家上奏為公主請封蔚然成風,固然真正的清望高門出於政治考量尚能保持自矜,但是與沈家那些有來往的故舊流派則簇擁而起。特彆是吳興和會稽兩地,的確都墮入了一種狂熱狀況,不但居官者紛繁上書,就連那些在野人家也都紛繁發言,乃至於北上京畿請封。

目睹如此大的陣仗,都中這些僑門才認識到沈家這個新出流派在吳中已經具有瞭如何的秘聞。他們哪怕在政治上、清望上、家世上都能鄙視沈家,但是在家業底子的鄉土影響力上,卻已經是拍馬難及!

其他的故鄉夥們也都紛繁出言反對,他們這段時候一向在為各種禮節爭辯不休,樂此不疲,幾近要將餘生統統精力都在這件事情中發作宣泄出來,如何能夠承諾拜時之禮。

與庾亮又談了幾句稍後各種禮節的安排,沈哲子便退出了台城。此行固然冇有見到天子,但對於天子的企圖,沈哲子也終究有了一個詳細的體味。心內欣喜之餘亦有幾分忸捏,繼而對於不久後的婚局勢度也有了一點竄改。

沉吟好久以後,沈哲子纔對庾亮說道:“陛下不以南北見疏,不以清望相薄,信重相托,厚恩如此,不敢相負。”

但沈哲子也清楚得很,此舉固然自家得利甚多,但也算是開了一個壞頭。現在天子諸多後代未封,若援此例的話,可知下一代宗室力量必將大漲。但這隻是彆人的隱憂,對於熟知汗青走向的沈哲子而言,這個題目實在不敷為慮。

在沈家列名備選帝婿的最後,庾亮就發力將二弟庾懌派往江州,最首要的企圖也是不再完整信賴沈家,開端動手培養自家的方鎮力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