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_0181 兩敗俱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類智商上的優勝感,妙不成言。但相互雞同鴨講,思路不在一個維度,沈哲子也實在不知該如何答覆對方。

張家之窘境既然已經決於台城,其家一時或被打壓,但被突然連根拔起肅除則不成能,隻會日趨式微下去。公主的封地若果然在丹陽,沈哲子今後少不了要與丹陽村夫打交道,此時給他們種下一個相互怨望的禍端,今後或打或拉都不至於無從動手。

見沈哲子沉吟不語,那張沐更感覺自家得理,當即腔調便更高了起來:“相互有來有往,各顯其能,你家卻俄然發難,引北傖攻訐我家,將道義置於何地?以此陰祟手腕見逼江東村夫,你家又有何臉孔安身吳中?”

沈哲子已經不籌算再談下去華侈時候,不是他簡傲高冷,實在是跟這家人說不通。他一定冇有體例幫張家解困,但是又有甚麼需求呢?

一時候,沈哲子倒是籌算稍後跟陸家打仗一下,商談修整吳郡水道的事件。這件事固然人力物力耗損極大,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陸家二私有務實一麵,對此應當不會視而不見,也應當不會因執於舊怨而放棄這個可貴的機遇。若能將陸家拉入出去,這件事的阻力會小上很多。

事情的啟事固然如此,但生長到了現在,沈哲子已經冇有能量再去施加影響了。備選帝婿這一件事被加上南北爭鋒的一個定調,僑門得勝,心中積累怨氣可想而知。

但很快他便冇偶然候再為彆的事情操心了,因為在端五之前,台中正式下詔,讓沈家備好族籍閥閱,以呈宗正錄名。這意味著沈哲子正式成為帝婿,沈家亦得列帝戚!

沈哲子最喜好跟聰明人合作,那是因為隻要達成好處共鳴,合作就能順利展開。如張家這類講究情懷的人家,若跟其直言好處來往,其家隻怕要感覺遭到欺侮。

不要說琅琊王氏現在還是僑門魁首,就連吳中的高門根柢也不潔淨,陸家的陸玩本為王敦長史,扭扭捏捏作態好久,現在才又得歸台城。一旦再鬨騰起來,單單陸氏就差未幾要將這瘋狗狀的張家置於死地!

他家起初作此議,那是篤定請獻湯沐邑終究還能歸於他家,因此聯絡兩縣村夫,大肆承諾,以賠償各家是以而喪失的好處。但是眼下張氏已經冇有了得幸帝宗的能夠,起初的承諾天然難以兌現,因此兩縣士人豈能再甘心支出!

中間另一個年紀稍長的人也發聲道:“今次之事,我家計差一籌,亦不痛恨旁人。你家所圖之事,現在已經得逞,何必再苦苦相逼?我家季明與你父沈士居另有同僚舊誼,現在卻被你家陷於廷尉囹圄當中,你請庾中書將人放出來,就此乾休,兩家前嫌不計,再無乾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