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_0170 波瀾再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大名驟享,沈哲子不但冇有多少欣喜,反而略感羞惱。隻因前幾日當今皇後俄然表態,禮待張氏,這讓漸趨明朗的風向變得渾沌起來。

大抵在皇後心目中,王氏應當纔是首選,這婦人生於閨門以內,善於內庭當中,對於時勢又能有多深切的觀點體悟,家世天然是能夠擺佈其決定的首要標準。現在琅琊王氏已經退出,兩個矮子內裡拔高個,丹陽張氏天然成了皇後心目中不二之選。

沈哲子笑語道:“陶世兄言重了,悲秋苦吟,偶有一得,亦不算是值得誇耀之事。我對尊府陶公纔是敬佩有加,功勞彪炳,匡扶社稷,這纔是大丈夫應當有的誌向!尊府與我家亦算比鄰,陶世兄既然長居都中,相互更應來往相好,更結桑梓之誼。”

哪怕王氏後輩在東海王莊園中表示低劣,但哪怕現在拿王胡之與沈哲子比較,時人隻怕更偏向於王胡之多一些。人家祖輩幾代人的養望,相互之間的間隔,豈是沈家戔戔這幾年時候能夠彌補的。

沈哲子倒不以家世凹凸而看人,但也並冇偶然候與陶弘來往寒暄,之以是對方會登門而來,乃是因為沈牧邇來在都中交友各家後輩,與陶弘已經私誼頗佳。

陶侃子嗣固然很多,但真正馳名譽的卻未幾,一方麵是因為家世不高、乏人吹噓,另一方麵則是因為這些子嗣本身本質便整齊不齊。

皇後這一行動過於高聳,而丹陽張氏的反應也實在冇有腦筋。不但不加諱飾,反而大肆鼓吹。若其家曉得審時度勢,庾亮不至於要因避嫌而退出台城,乃至於大好局麵被顛覆。張家人現在大抵還在樂滋滋的以為自產業選能夠大增,冇成心識到已經將庾亮獲咎狠了。

陶弘聽到這話後亦是一笑,他於都中數年,所交好的朋友卻未幾,如沈哲子這類年幼即享令譽的更是未幾。沈家固然不算是一流的高門,但武宗大富,邇來清望亦有增加,這是他家所不具有的。能夠經常與沈哲子來往,對陶弘而言也是很有好處的。

公主下嫁南人已成定局,但要嫁入哪一家,但仍在兩可之間。丹陽張氏在南人流派中享譽已久,清望卓著,其家屬又深植京畿之地,可謂人望所歸。

或因在都中這個名利場浸淫很久,世態炎涼多有體味,陶弘並不因家勢而自矜自大,為人態度謙恭有禮,對於沈哲子能夠親身接待他,也是非常受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