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跨入士族之列,則就完整分歧。陳留阮氏,天下著名,固然其族人大多不治財產,淪於赤貧,放誕肆意,不伏禮法,但若無罪而誅,絕對天下嘩然。
他們這些人家以往藉著虞孔高門伶仃沈家的勢頭,常常對郡府政令置若罔聞,隻道會稽很快就會易主,並不將沈充這位會稽內史放在眼中。但是冇想到,以往作為會稽標向的虞家竟然已經投向沈家,震驚之餘,心中更是惶恐,不知沈充在會稽安身穩定以後,會不會以舊怨而歸咎他們。
但是賀隰可惜之處在於,他本身本身並無女兒,其他從兄弟或有適齡女郎,但以眼下沈氏家勢而論,並不好配沈充嫡子。
本來孔家與虞家聯手抵抗沈充,現在虞家已經竄改態度,孔家已是獨木難支。若他家還要歹意針對沈家,反而會遭到其他竄改態度的家屬圍攻。
早幾日,虞家便在餘姚家中大宴來賓,竟日聯歡。這無異於向世人宣佈,虞氏家勢並未式微,且一向獲得朝廷信重。
前來送行之人很多,兩支步隊歸併後浩浩大蕩往錢塘江渡口去,但是行未幾久,火線俄然停了下來。本來不知何人以籬笆為牆,將渡口通道侵犯了一部分。
聽到這話,場中世人神采皆是一變,會稽臨海,各家便不乏繞海煮鹽之業,深知煮鹽耗柴之劇,並且人力耗費極大,是以代價才高企不下。但是聽到這老農說隻要將鹵水澆入木板,風吹日曬便能得鹽,心中自是非常震驚。
沈充笑吟吟望著那老農問道,其彆人再望向籬牆內,隻看到一個個木樁楔在空中,上麵則各自支撐著一片數尺見方的木板,木板內盛放著不知為何物的濁湯,潮風拂過,在陽光下如魚鱗生輝。
聽到沈充這麼表態,其彆人縱有不滿,也隻能按捺下來,擁戴一聲使君高義。
兩支步隊彙合以後,沈哲子看到虞潭隨行也很多,除了部曲弟子以外,另有幾十名屬員,看來是籌算闡揚餘熱,於吳興任上大展拳腳。這正合適沈哲子情意,他還真擔憂虞潭老邁之軀,甘於有為,屍位素餐。
這類民風在僑人當中最為流行,南渡百氏一定家家都能占有廟堂高位,又家業無存,欲要安身江東,相互守望互助便尤其首要。是以常常一任兩千石封疆之臣,麾下便稀有百屬員隨行就任。
吳興大郡,江東精華,百十個屬官還是能夠安設下來。時下會稽士人在朝堂中陣容正弱,少有顯達者。是以虞潭出任吳興郡太守,便牽動諸多本地大族的心絃,但願能藉此追求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