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詔一出,大漢權貴們滿頭霧水,從大要上看,這詔令實在有些自相沖突。而他們對石油為何物並不曉得,更不曉得所謂油田是如何龐大的財產,是以並未提出任何貳言。
苦思很久後,劉徹決定嘗試著拆分石油行業,由此初創了並不完美的大漢帝國石油行業。
客歲夏季,黃河結冰後,不能行船,長安的朱紫們乾脆就在高奴縣城整了個大院子,讓百姓們將脂水送到那去,隨後由商隊押運,走陸路送往長安。朱紫們倒是美意腸,路程雖近了很多,但銀錢卻冇有斷少,說是天寒地凍,讓大師夥多買些吃食衣裳,乃至還在院子裡擺上十餘口大鍋,燉上熱騰騰香噴噴的肉湯,讓送脂水的百姓自行取用,暖暖身子。
(呼呼,第二更熱乎乎的,漸漸享用哦。)
石油作坊的歸屬曾令劉徹頭疼不已,想到後代的國有石油公司,在國際油價暴跌的時候,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大幅進步油價。很有橫眉冷對千夫指,昂首貪汙買遊艇的氣勢。最為不成諒解的,是讓老百姓用了那麼高價的油,可謂暴利,其市值一起狂飆,股票卻直線暴跌,可謂有中國特性的經濟古蹟。
上好的粟米每石不過八十錢,即便家有十畝良田,辛苦勞作一年,所得也不過千餘錢。現在隻需彙集上百十桶脂水,雇些車子,運到船埠,便可頂疇昔一年的收益,此等功德實在把高奴縣的百姓們樂得找不著北,即便是鄰縣的百姓,也有很多年青力壯的男人跑來以此謀生。
厚利之下,必有惡人。本地很多豪強宗家,曾試圖不讓百姓們買賣脂水,以便他們獨占厚利。但是,就在幾個百姓被打傷後,長安朱紫們拿出銀錢讓傷者好生將養,隨後一聲令下,駐紮在黑水山下的千餘兵士全部鎧甲,分頭將高奴縣最為放肆的幾家豪強家主儘數從家中拖到縣衙。
至於死了家主的數家豪強,則在朱紫們的默許下,被其他豪強朋分殆儘。凡是抵擋者,儘數成了山中的孤魂野鬼。豪強們明顯疇前冇少乾這些破事,手腳乾脆利落,讓長安的朱紫們眼界大開,公然夠豪放,夠刁悍,不愧豪強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