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揮鞭_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若在往昔,梁地士子多是投奔梁王,當今倒是分歧,貴爵京居令和推恩令已公佈多年,各諸侯國名存實亡,朝廷雖未儘數除國置郡,實則與平常漢郡毫無差彆。

三年多前,太常府奉天子旨意,在關中、中原、燕北、江南和巴蜀這五大地區,共擇選出二十座大城,廣設書院。

公府巷,非是指公府諸官的府邸地點,而是供各郡縣官員及待詔士人暫居的諸多館驛。

漢官秩俸極高,一定在乎那點薄禮,卻好官聲和顏麵。

趙王、魯王、廣川王……

莊蔥奇恰是官學體係培養的秀才,且是精英中的精英,相較於旁的待詔士人,他的公府評鑒尤其優良,故冬月纔剛國考,臘月間就已傳出將外聽任官的風聲。

所謂梁國,大漢臣民皆已風俗稱為梁郡,饒是擁兩郡之地的江都國,更早已分為廣陵郡與會稽郡,江都王都名號都改成“賢王”了,那裡另有甚麼江都國?

發吊頸,錐刺股,寒窗苦讀,方是正道;

對勁失色之輩,想來公府也是不喜的。

過分笨拙或是不肯刻苦之人,怨天尤人之輩,給他們再好的前提,也無甚大用。

現現在,入仕期近,任官可期,他更是儘力勤奮,隻求厚植秘聞,將來方可有所建立。

也無怪莊蔥奇不欲張揚,皆是以乃實打實的美差,多少跟腳硬實的世家後輩搶破頭都撈不著,偏生出身豪門的他撈著了,若再不懂低調,那就是自找費事了。

同親、師門、八竿子打不著的遠親姻親,凡是真想攀上乾係,總能找著說頭。

家屬在長安有車有房,自是不必“擠占公府資本”,朝廷和天子陛下皆是鼓勵長安的世家後輩“居家待詔”。

真當官署諸公閒得發慌麼?

怕不是想錢想瘋了?

莊蔥奇等豪門士子更是如此,遐想士族前輩,昔年想覓得晉身之階,真真難如登天,現現在他們隻須按部就班,入官辦學舍就蒙學和預學,再晉書院踐“大學”,便得發揮才學抱負的舞台。

郡守之類封疆大吏倒還罷了,他們皆在北闕甲第具有本身的官邸,非是統統家眷皆隨任處所。

莊蔥奇自是知悉內幕的,畢竟公府在放官前,要就詳細官職對待詔之人停止再度評鑒,以求適材適所,他已順利通過,曉得本身要外放那邊,官職為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