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揮鞭_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半途放棄,不肯咬牙拚搏,總歸難以位列公卿。

要曉得,中心府署諸官相較各郡縣官員,春秋遍及偏大,這是必定的,冇在處所曆練完整,文官是極難以往上走。

吳房縣雖不及郡治平輿縣富庶,卻也絕非小縣窮縣,這要看與誰比了。

吳房縣令徐庸乃是典範的漢官,為官嚴肅剛正,為人謙遜隨和,夙來廉潔營私,勤政愛民,官聲極好。

汝南太守特地伶仃訪問他,聊了小半日,覺著此子甚是合意,便是複稟公府,欣然應下。

真正的聰明人,且深諳為官之道,居上位者,要曉得用人。

汝南太守也是京官外放,曾官居丞相長史,故對此極其正視。

莊蔥奇此時亦在火車上,看著車窗外緩緩後掠的樹木,心中頗多感慨。

莊蔥奇出身梁郡,又曾在淮陽書院就讀,對汝水流域的水文地理皆是熟諳,民風民情更無消多說。

載客列車的行駛速率雖比載貨列車稍稍快些,然因乃是單軌鐵道,饒是沿途大驛增設有岔道和扳道設想,半途還是要通過各驛站間的簡易電報機相互聯絡,以預留讓車的時候,免得火車相撞。

木已成舟,或許冇人敢背後下絆子,然盼著他出岔子,等著他折戟而歸的,等著取而代之的,也不在少數。

民患寡,也患不均嘛,實屬平常。

那光是打理縣府公事,他都真真要鞠躬儘瘁,累得死而後已了!

蓋因更上遊的淮陽郡各縣,與北麵的貨色運輸來往,多數會直接走陸運,便可運送到潁川和河南兩郡,進而轉鐵路運輸或大河船運,冇需求經汝水轉運,裝卸多次憑白耗時耗力,唯有與南麵的貨色運送,才必要顛末本地的水陸船埠,轉由船舶水運,經汝水,入淮水,大幅減少運送本錢。

票價不貴,塬南邑至宛城,單程票,兩百錢,均勻裡程價算下來,若在兩處相隔十裡的驛站間長途搭乘,隻須一枚大錢。

中原百姓,自古有種樸素而獨特的地區認識,山東山西,水南水北,饒是隻隔了處水窪的兩個小村落,也要喚作窪上村和窪下村。

隻不過,他要到汝南郡到差,故到得南陽宛城,尚得轉乘驛車,先到汝南郡治平輿縣,入郡府冊簿註記,再乘船度過汝水,到達吳房縣府就任縣丞之職。

莊蔥奇亦是心知肚明,故在誌氣滿滿之餘,也是戒慎驚駭,不敢對勁失色。

當然,如果施禮過量太重,比方揹著大量貨色的商賈,票價就得分外增加了,貨色實在超出太多者,乃至冇法搭搭客運列車,免得商賈將載客列車硬生生當作自家的貨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