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四當官_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谘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韓老爺,您這是說那裡話,天快亮了,我們還是從速說閒事吧,”老寺人整整衣裳,隨即神采一正:“皇上口諭!”

本來這事是美利堅和法蘭西公使先挑起來的,他們在道光朝時曾跟大清簽過一份和約,當時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和約一經議定,兩國各自遵循,不得輕有變動”。固然也有今後要對某些條目停止點竄應“俟十二年以後”的條則,但這類點竄明顯隻是針對各港口景象不一,統統貿易及水麵各款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換言之,滿十二年能夠修約,但隻是點竄一下枝節性的題目。

“啊……”

本年三月二十六,英吉利新任公使咆呤(包令)夥同美法公使給兩廣總督葉名琛收回照會,提出修約。葉名琛避而不見,乃至不準他們進廣州城。

“明白。”

三國公使能夠感覺被騙了,一氣之下又帶兵船趕到上海,兩江總督怡良和江蘇巡撫吉爾杭阿不但又避而不見,並且還冇個準話,他們就領著兵船北上去了天津,吉爾杭阿想攔也攔不住,認識到費事大了,倉猝六百裡加急上摺子請罪。

“臣韓秀峰恭請聖安。”

“那咱家先辭職,先回宮覆命。”

通政司參議雖名聲不顯,但在京裡倒是個炙手可熱的缺,固然接下來要辦得是誰都不想摻雜的夷務,韓秀峰還是打心眼裡感激肅順,感激皇上,打心眼裡想為皇上分憂。可初來乍到,那些摺片一時半會兒間卻看不成。

好不輕易打發走他們,讓他們把顧謹言叫出去守在門口,才用劉公公走時留下的鑰匙翻開楠木箱,取出一堆摺片和朝廷跟洋人簽訂的那些和約挑燈夜讀起來。

裡頭點著燈,有小我趴在公案上呼呼熟睡,另有一個小寺人靠在椅子上打呼嚕。高個子侍衛乾咳了一聲,提示道:“劉公公,劉公公,韓老爺到了,卑職返來了。”

“不能。”

值得一提的是,許乃釗被撤職並非之前覺得的剿賊不力那麼簡樸,因為皇上在一封密摺中是這麼硃批的:許乃釗督師上海,日久無功。到處為英咪佛夷所挾製(英美法),此次率與照會,不啻授人以柄,尤屬不知大抵,殊堪悔恨,已明降諭旨,將其革任!

韓秀峰認出他們是內奏事處的寺人,因為春上覲見時曾在圓明園見過,趕緊背對著侍衛從袖子裡不動聲色地取出兩張銀票,走上前去他手裡一塞,隨即拱手問:“劉公公,您等了下官一天?”

年前長毛殺到靜海的動靜傳到都城,一夜之間就跑了幾萬百姓。如果洋人的兵船到了天津的動靜泄漏出去,都城必然會民氣惶惑。想到這些,韓秀峰趕緊道:“下官明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