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聽到動靜,瞠目道:“敗速何其疾也!”
顏良大戟揮過,將鄒丹部掌旗兵刺死,探身將“鄒”字大旗的旗杆握在手中。
文醜運氣不佳,未能斬殺大將,但死在他部下的百人將、都伯等足有十幾人之多。
鄒丹身高臂長,技藝精熟,在公孫瓚軍中也是以勇悍敢戰、數有軍功才升上來的,並非平常庸將。他見顏良、文醜來勢凶悍,急率精銳反對,取弓引箭,飛****良。
周貫聽到公孫瓚被敗動靜,也心中震驚,忙道:“將軍!袁本初向來視我軍為大敵,現在破公孫伯珪,必南下打擊我軍,請速退兵至黃河以南,以保衛濟南!”
周貫道:“袁軍中亦有智者,必能看出劉公豪傑仁武,今後將為袁本初大敵,或會建言將我軍提早扼殺。我軍團體氣力還遠遜於袁紹,若其悉軍來攻,我軍實難當之。此乃存亡之事,不成不慎啊!”
黑線挪動,漸漸看清是一彪人馬,刀槍林立,旗號招展,向這邊奔馳。
鄒丹急棄弓取矛,迎戰顏良。
極目瞭望,一道黑線自天涯壓來。
張飛輕視隧道:“此冬烘之見,膽怯之語!袁本初雖三萬多兵,公孫伯珪兵卒亦差相彷彿,又扼守修縣,袁本初如何能遽破之?估計一兩個月都難以分出勝負。而我軍與田子模合兵近萬人,平原城中袁譚兵僅三四千,莫非在一兩個月內都不能破之嗎?”
公孫瓚分出反對顏良、文醜的兩軍刹時被破。審配更驅數千步兵殺入陣中,向公孫瓚中軍囊括而來。
猛攻平原兩日,平原城固然搖搖欲墜,但就是勉強支撐住,難以攻陷。張飛心中暴躁,親身抱傷上陣,批示攻城。再次支出上百條性命後,張飛腦筋略微沉著了些,命退兵,回到營帳中,苦思方略對策。
顏良自呼己名:“顏良在此!”揮戟擺佈劈刺,殘肢橫飛,鮮血飛濺,眨眼間連殺三四人,穿透鄒丹防地。
鄒丹又拉弓射來。顏良惡狠狠地緊盯著他,用力一夾戰馬,迎著鄒丹就衝了疇昔。鄒丹接連射向顏良關鍵,顏良低頭側身,以避箭矢,但戰馬涓滴不斷腳步,手中大戟也擺佈劈刺,殺出一條筆挺血路,直通鄒丹。
袁紹難以定奪,遂采納折中計劃,命略做修整後,麹義、顏良、高覽等帶兵兩萬北上追擊公孫瓚,文醜、張郃、朱靈等帶兵一萬南下進犯張飛,袁紹本身則留在修縣養傷。
參軍事周貫被劉備派至張飛軍中,作為張飛的智囊和智囊。周貫因對張飛道:“將軍!現在孫袁對峙,未知勝負。平原處於火線,我軍又倉促難以霸占,久陳兵於其下,必有傷害。不如暫舍之,先退兵至黃河之南,扼守霍亭渡口,扼住袁軍南下之咽喉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