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可興_第六十五章 張益德先敗後勝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張飛清算軍隊,武猛校尉謝榮部和忠義校尉李器部折損不大,戰力完整。蕩寇校尉陳愷部僅剩下六百多人,戰死者倒不是很多,多數是逃散尚未歸建。謝安部血戰斷後,喪失最重,折了一半。

親兵將哭喊告饒的標兵拉下去,斯須斬首,呈回顧級。

張飛以一屯兵幫手軍法官掌軍法,執刀斧列於陣後,命反後退者皆殺,本身不顧劉備警告,披重甲,執精矛,親身衝鋒陷陣。謝榮、李器、謝安等部一級將領,夏侯博、張仲等曲一級將領,皆感奮,跟從張飛打擊敵陣,遂破袁譚。

袁譚生於公元一六七年,與弟弟袁熙皆為袁紹亡妻閻氏所生。閻氏身後,袁紹續娶劉氏,生袁尚。袁尚貌美聰明,深受袁紹愛好,遠勝袁譚、袁熙。袁譚成年後,因有勇力,故從袁紹撻伐,取冀州、戰公孫,袁譚有功。袁紹在界橋擊敗公孫瓚後,因袁譚請命,遂任命他為討寇校尉,率兵三千東巡清河、平原,以擊田楷。

袁譚道:“不然。田楷久與我軍作戰,熟諳我軍環境,必定抓緊設備,萬分謹慎,若發明我軍,必不肯渡河,我軍雖欲半渡而擊而不成得也。而張飛向稱勇武,自恃其勇,必不為備,雖兵精將猛,若事出俄然,無所用也。”因而留三千兵守平原城,親率精銳步騎七千人入夜東下。

張飛冷冷道:“這卻由不得汝。來人,將他押送往兗州請主公發落,路上謹慎,不得讓其他殺。”命人寫了賠罪書以及本身下一步方略,急送給劉備。

聞張飛與田楷兩路進逼,帳下謀士許持道:“張飛自安德前來,一起無險可守,難以禁止,不如任之。而田楷欲渡河北上,我軍可於半渡而擊之,破之易矣!”

袁軍更不斷留,直接撞入張飛軍陣中。中軍一人身披玄甲,手執大戟,二十五六歲年紀,長相固然普通,但身軀高大,氣勢不凡,恰是南路袁軍之主將、袁紹宗子袁譚。

措置完陳愷,張飛命詳查臨敵後退的士卒。臨敵後退或回身奔逃者,大家所見,軍法官很快將這些人鑒彆出來,捆綁待罪,總計一百二十七人。

“不到十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