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時關之龍騰萬裡_第44章 拯救大兵雷緒(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雷銅拜見小主公。”雷銅二十多,長得鼻直口方,濃眉大眼,漂亮雄猛。

劉禪隨雷緒、馬良察看當陽城,見百姓豐衣足食,臉帶憂色,兵士強健,倉稟充分,城牆堅毅,一派欣欣茂發的昌隆氣象,甚為欣喜。

“快快請起,雷將軍功勞卓著勞苦功高,鬥不敢受此大禮,折煞我也。”劉禪從速扶起雷緒,作揖行禮。

“二叔三叔勿憂,鬥兒隻是想讓三嬸與她伯父夏侯淵見上一麵,了結她的一樁苦衷。”劉禪奧秘笑道。

(各位看官:碼字不輕易,請多鼓勵,求點擊,求保藏,求保舉,求打賞,各種求!)

“仲毅來,見太小主公。”雷緒拉過一員青年將領。“小主公,這是我胞弟雷銅。”

當陽城的東西皆為高山,南通江陵,扼襄樊通往江陵官道的咽喉之處,北麵是一大片平原,周遭十幾平方千米,周邊樹林密佈。劉禪一看地形,計上心頭,暗歎真乃大會戰之絕佳園地。

當陽西鄰宜昌,東連荊門,北通襄陽隆中,南通江陵,東南通漢津口。當陽汗青悠長,是荊楚重鎮、楚文明發源地之一。因位於荊山山脈之南,取山南為陽之意,故名當陽。當陽古為權國,春秋時為楚地。戰國時秦始建當陽縣,屬南郡,西漢當陽地區初為臨江國,後置江陵縣。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析江陵複置當陽縣,領轄境域如初,其縣城後遷至沮漳流域,濱臨漳河。新莽代漢(公元9~24年),升編縣為南順郡,領鄀縣、當陽縣。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魏武得荊州,廢南順郡複置編縣,與當陽縣同屬南郡。十四年,曹仁得勝,當陽、編縣同屬東吳南郡。建安十九年,吳蜀分荊州,當陽、編縣屬蜀漢。

一旁的馬良讚美道:“小主公,雷將軍治該當陽以來,興建水利生長農桑,廣招流民,屯田種糧,政通人和,百姓歸心。並且儲備物質,補葺城牆,苦練兵士,教習陣法,兵精糧足。深得諸葛先生與劉馥刺史之精美,實乃文武兼備之大才。”

聽得雷緒雷銅兄弟非常打動,眼圈發紅。雷緒道:“主公乃大漢皇族,忠君愛國,心念百姓,以匡扶漢室為己任,信義著於四海,統轄豪傑。主公之威名,緒早已如雷貫耳,神交已久。能有幸效命主公,答覆大漢,實乃我們兄弟的萬分幸運啊。何談委曲。今蒙主公收留,我們部曲兄弟姐妹在荊州安居樂業,足矣!”

曹操雄師屯於合肥的實在目標,大要上是在孫權的家門口種莊稼,實際是為了消弭內部的隱患,也就是廬江郡將產生的兵變。赤壁剛敗,廬江營帥雷緒公開叛逆,曹操派夏侯淵督諸將平叛,然卻雖勝無益,廬江雷緒竟帶著數萬精乾兵丁投奔了劉備,使已獲得荊州六郡正式擔負荊州牧的劉備如虎添翼氣力大增,成為曹操孫權都非常顧忌的一方雄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