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統籌辦伏貼以後,七月,不成一世、橫掃諸侯、雄視天下的北方霸主曹操曹阿瞞,采取其首席計謀參謀尚書令、侍中荀彧“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料”的戰略,集15萬曹軍精銳,號稱80萬雄師,以精銳中的精銳虎騎豹為前鋒,傾巢而出,揮鞭南征,向宛城、葉縣進發。
所謂聾耳式的高傲,就是忠告順耳。赤壁之戰失利後,曹操哀歎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國誌·魏書·郭嘉傳》)。早在他籌辦揮師南下時,謀士賈詡就力諫曹操不宜南下,因為當時機會並不成熟。《魏誌賈詡傳》寫道:“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荊州欲順江東下。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餉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不成勞眾而江東稽服矣。’太祖不從,軍遂有利。”
詩詞雄闊意境,氣勢偉岸,氣象澎湃,風格雄渾,境地弘大,絢麗恢弘當中,隱然著降落雄渾、深婉隱幽的情思。
從北到南,軍旗獵獵,鐵甲列列,鼓聲雷動,馬蹄震天,大地顫抖,六合為之變色。千軍萬馬一起踏出滾滾烽火和漫天風沙,陣容非常浩大。
大江東去,浪淘儘,千古風騷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遐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英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客觀上,他失利的啟事,周瑜已經有很精煉的闡述,一是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關西軍一向是曹操的威脅;二是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三是又今盛寒,馬無槁草;四是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五是新收劉表之眾,尚未歸心。
淡淡的月光如水普通,悄悄地瀉下來,把遠處喧鬨的山嶽,染成一顆棵顆龐大的深綠寶石,鑲嵌在蒼茫的大地上。
他的思路在汗青的天空上自在地翱翔,回到了赤壁之戰風雲盪漾、烽火連天的光陰。
遐想當年江南雙碧周瑜、諸葛亮,玉樹臨風,羽扇綸巾,英姿英髮指導江山,蕭灑自如,批示若定,擊敗曹操號稱80萬雄師的氣象,劉禪不由非常神馳,一首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脫口而出,聲情並茂。
向寵、傅彤目瞪口呆,五體投地,頂禮膜拜,由衷讚道:“想不到,小主公小小年紀,倒是出口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