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的軍事動員非常順利,這與吳侯孫權一早的籌辦乾係密切。周瑜帶著眾將乘快船自京口至柴桑,點齊戰船人馬,命令開赴,往上遊三百裡的樊口下寨。
這一回世人都附和關羽,就連潘濬也勸說劉備不要親身去。
程普不解,問道:“都督,我軍既與江夏結合抗曹,何不直接去江夏下寨,便利聯絡。樊口至江夏另有百餘裡水路,似此如何照應?”
周瑜點點頭,冇把話說死:“曹軍勢大,我軍兵少。為今之計,搶先以水戰挫動曹軍銳氣,然火線可破敵。現在曹軍龜縮於江陵,我軍不便反擊,不如以靜製動,先看曹操的動靜再說。”
劉備一走,東吳眾姑息在大帳鬨鬧起來。很多人早知劉備之名,倒是第一次見到本人,各自陳述心中感觸。周瑜大喝一聲:“大帳以內,誰敢鼓譟?”
不管內心如何想,麵子上還是相稱和諧的。酒饌擺齊,周瑜幾次舉杯,兩人聊的好不投機。
禮罷扶起魏延,再叮囑一句:“公子身材堪憂,此事容我緩緩奉告,切勿刺激太過。”
正思考時,隻見寨門翻開。吳軍將領列為兩隊,走到大道兩側愣住,一齊向劉備行軍禮。大道中心,一個漂亮儒雅的年青人如東風般來到麵前,愣住後高低打量了一遍劉備,拱手笑道:“廬江周瑜,見過左將軍。勞駕而來,多為失禮,請將軍包涵。”
是夜,劉備還在輿圖前細心檢察,人報魏延求見。玄德聞言,親去大門外把魏延迎進署衙。
“主公,東吳鼠輩,竊為不恥。他既不肯出戰,與之聯盟何益?”關羽一貫看不起東吳,言辭中多有不屑。
說罷號令眾將歸去好好帶兵,隨時籌辦開戰,隻留下龐同一起商討軍情。
劉備聞言,點了點頭歎道:“恨少!”
一旁的阿鬥也冇睡,見母親難受,從床上爬起來,懂事地用小手撫著甘夫人胸口,輕聲叫媽媽。甘梅更加傷感,抱住孩子,止不住又咳了起來。
此時正將江夏眾將調集到一起,參議軍事擺設。劉備昂首問孔明:“周公瑾駐紮於樊口,莫非要看我軍與曹軍一戰,他好從中取利?”
“偽傳遺命,架空長公子,與曹操幾無二致。公子病重,焉能行此不義之事?”
徐庶走了,孔明的擔子就重了。劉備本身也冇法閒著了,一邊主動整武備戰,一邊派人探聽東吳的動靜。公子劉琦自從劉琮降曹以後,精力麵孔一日比一日委靡,三天倒有兩天臥床不起。江夏的軍政要務便都落在了劉備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