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守府,郡守袁術也收到了袁紹的檄文。
”主公手握三公印信,便能占有大義!渤海郡小,但是冀州地大啊!“逢紀站出來,陰陰一笑道。
話說袁三胖揣著袁隗的金印龜鈕,袁逢的銀印龜鈕一起風塵仆仆趕到了渤海郡,卻被奉告袁紹帶著親信家將去了冀州。因而,袁三胖又轉道趕至鄴城,終究在州牧府外比及了袁紹。此時,已經是十仲春中旬。
麾下的李豐、樂就、梁綱、張勳、橋蕤等人麵麵相覷,不敢答話。紀靈傷愈返來,固然腳有些跛,但是不影響他作為頓時將的技藝。
袁紹接過一看,大吃一驚。目光不由自主地方向座下的兩位謀士:逢紀、許攸。
袁紹躊躇再三,終究決定搏上一搏!
“恰是!冀州牧韓馥乃袁氏門人,主公以三公詔相邀,其必不敢不從!”
及十一月,洛陽再次傳出嚴峻動靜,弘農王劉辯與何太後問心有愧,雙雙在宮中自縊。天下嘩然,皆以為是董卓派人害死了弘農王與太後。
袁術轉念一想,確切是這麼一回事情。即便兩位老頭子將印信給了袁紹,也並不能證明甚麼,他袁術還是汝南袁氏的嫡派擔當人!這麼一想,袁術的動機刹時開端通達,再也冇有方纔那般活力。
“紹等謹以大義書記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過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中原,剿戮群凶。望興義軍,共泄公憤;攙扶王室,挽救百姓。檄文到日,可速推行。”
鄴城彆館,袁三胖從懷中取出兩枚印信,恭敬地遞給了袁紹說道。
閻象撿起檄文,撣了撣上麵的灰塵,淡然道:”袁本初以三公名義號令天下,是真是假,尚未可知。天下豪傑也一定會究查這此中的真假。“
……
永漢元年十月,洛陽城再次遭遇大亂。洛陽皇宮遭遇賊人攻擊,漢帝劉協居住的崇德殿遭到進犯,嘉德殿被焚燬。太師董卓被刺客刺殺於開陽門,凶手證明乃城門校尉伍孚所謂。伍孚被當場誅殺,其九族被夷滅。太傅袁隗,司徒袁逢,衛將軍何鹹被指以為洛陽動亂的幕後教唆。
逢紀,乃袁紹門客,早在袁紹退隱之前,便跟從袁紹,幫手打理袁紹的地下財產,是袁紹首席親信謀士。兩年前,代替袁紹前去中山謀奪甄氏財產,差點被何鹹殺死的,就是這位逢先生。而許攸,乃是果斷的黨人,當年與王芬、陳逸暗害行廢立之事失利。王芬、陳逸身故,許攸保得性命,改名換姓潛入洛陽,就躲在袁紹的庇護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