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翰林_第一百零一章 唐伯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到了傍晚,夏侯府堂屋內,夏侯大人正在和樂文說著甚麼,這時從內裡走來一名中年男人。

回家後的唐伯虎仍然餬口困頓,隻能仍然四周給人家寫詩、寫文章、寫墓誌銘以及賣字賣畫為生。

隨後,他的弟弟唐申也跟他分了家,他的餬口越來越困頓。

天長日久,兩人產生了愛情,成了佳耦。

九娘很恭敬這位才子,為了使唐伯虎有個繪畫的傑出環境,她把妝閣清算得非常整齊,唐伯虎作畫時,九娘老是給他洗硯,調色,鋪紙,唐伯虎有了這個好朋友,畫藝愈見精到。

他遊曆回家後又得了沉痾,醫治療養了好久才垂垂好起來。

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高山一在天。

在“桃花庵”裡,唐伯虎頗感到一些舒暢,他寫下了這首千古傳播的《桃花庵歌》:

這是落寞才子的自遣之作,又何嘗不是在極度絕望愁苦之下的自我安撫呢?彆人笑我太瘋顛,我笑彆人看不穿。

過了兩年,九娘生了個女兒,取名桃笙。

樂文聽到“伯虎”二字,心中為之一驚,心道:“伯虎?莫非是唐伯虎?”

這名中年男人,簷帽綠衫,麵上圓下狹,三綹微須,微髭繞喙,鬢毛下至頰,蓋以骨勝者,人略顯清臒,手裡拿著一把紙扇,一副落魄不堪的模樣,但是落魄裡又帶著點放蕩不羈。

“大人太客氣了,小民得知大人聘請小民來府赴宴,小民誠惶誠恐。”中年男人見夏侯大人如此客氣,趕緊拱手見禮道。

九娘見唐伯虎不把她當作官妓對待,就益發恭敬他了。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今後兩人分道揚鑣。

或許是後代人不忍看到唐伯虎如此落寞的平生,因而就給他附會了那麼多的風騷故事,因而他實在中得誌的、落寞的、愁苦的平生就垂垂被隱去,留給先人的則始終是阿誰機靈詼諧、玉樹臨風、悲觀主動、才調橫溢的風騷才子唐伯虎。

徐氏得知,料定唐伯虎今後難以高升,就清算金飾,回孃家去了。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閒。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肯鞠躬車馬前。

很多影視劇裡都說唐寅發展在一個繁華之家,是個典範的高富帥,這應當算是一半真,一半假吧。確切,唐伯虎出世在姑蘇一個比較敷裕的家庭,從小衣食無憂,家庭教誨也很好,加上唐伯虎本身的資質聰慧,很小便才名閃現。十幾歲時他又前後熟諳了祝允明、文征明、張靈等人,他們一起交玩耍樂、談詩論文,能夠說是過著無憂無慮的歡愉餬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