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能呀。”雲帆喃喃一聲,他記得特彆清楚但礙於張三和李四的篤定,他隻能拿脫手機翻看四天前的簡訊,然後劃到最後一條法則。
一旁的李四也跟著擁戴著悄悄點頭,“是啊,是啊,就是14路冇錯。”
以推理來看,法則能夠冇錯,但以動機來看,這完整就是占著茅坑不拉屎多此一舉。
如果不在最後的半小時內上車,他們將錯過逃離黌舍的獨一機遇。
不過高興歸高興,現在還不成以完整放鬆警戒,隻要等上到了公交車纔算是真正通過這法則怪談。
雲帆聞言一愣,“不是13路公交車嗎?”
想到這,他不由持續深切思慮,那麼題目來了,到底是乘坐14路公交車是對的還是乘坐13路公交車是對的?
然後是後半句話,“選出一小我去赴死以此來保全其他三兄弟”,這應當指代的是四輛公交車中有一輛是弊端的。
那到底是甚麼資訊呢?
最後隻要上對精確的公交車便可分開這鬼處所了,不過雲帆看著麵前的四輛公交車墮入深思,這統統是不是過分於水到渠成了。
就著夜色,幾人很快來到了公交車站,四輛公交車早早便在泊車區等候。
這封校的五天,他每時每刻都不敢放鬆警戒,隻因一旦鬆弛迎來的便會是滅亡。
“四兄弟…四輛公交車…”雲帆喃喃,在這一刻彷彿茅塞頓開,“四兄弟應當指的是四輛公交車。”
倏忽,張三的一句話突破了他的思慮,“雲帆你看,這站牌上彷彿有公交車發車的時候。”
張三一臉猜疑。
從左至右,彆離是11路,12路,13路,14路。
張三發起道。
這一起走下來,即便是不警戒的人都會變得警戒,更何況他做事本就警戒,是以,他以為這最後的公交車不會像大要上的那麼簡樸。
“不可!萬一你們的14號公交車是弊端的呢?!”雲帆想都冇想判定回絕了,“郭濤已經不在了,我們四兄弟就隻剩三個了,如果14號公交車是弊端的,那我不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嗎?!離發車另有半個小時,另有但願,如果此時放棄就即是要聽天由命!”
聞言,雲帆看去,隻見站牌上寫著:
以是他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走錯一步就會是萬劫不複。
雲帆將本身的手機拿給兩人看。
但也不必然……
雲帆看到法則的那一刻不由愣住了,龐大的猜疑隨之湧上心頭。
但題目又來了,這上麵彷彿並冇有說哪一輛公交車是弊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