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轉念一想,綠竹也顧不得還價,立馬道:“五千兩贖身銀子,這但是公子您親口說的。固然現在綠竹是冇有,不過綠竹會漸漸攢的。等綠竹攢夠了錢,還請公子不要忘了您親口說過的話。”
“不是不讓他賞,而是怕你這麼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女人,拿了這麼多錢,不平安。你拿了錢,又不肯意讓我替你保管。雖說這是山莊,我自有布控之法,但財帛動聽心,百密一疏,防不堪防。這如果有人趁我不在山莊之時,對你動手,謀財害命,寧遠這麼做,豈不是害了你?
不過綠竹,你彆覺得內裡就是天國,我這山莊就是天國;彆覺得就憑你這點小聰明,就能在內裡過上好日子。我奉告你,我明天放了你走,明天你就得被人抓住賣到肮臟的處所去。到時候,你才曉得甚麼叫痛苦不堪,生不如死;甚麼才叫做冇有自在,那是連死都成了期望的處所。我要放了你,就是害了你。你還是老誠懇實給我在這兒呆著,哪兒都不準去。”
“不知公子這輩子可碰到過困頓的時候?在你困頓的時候,如果有人給你一飯之恩,卻要您一輩子做他的奴婢作為酬謝,您可情願,您可甘心?便是明天救返來的那隻凍餓的鳥兒,在它醒來以後,必也不肯意被人關在籠子裡,落空翱翔的自在。
“綠竹曉得公子如許做是為了綠竹好。但綠竹喜好吃,更喜好銀子。並且公子也曉得,綠竹有了錢,自會偷偷藏好。就算有人發明,也隻會把錢偷走,不會再反過來又害綠竹的性命。以是公子大可放心,綠竹不會這麼等閒丟了性命的。”
綠竹作為一個有感受、有思惟的人,在勞累過後,想要支出必然的代價,重新獲得自在,又有甚麼錯?將心比心,公子為何就這麼難以瞭解綠竹的要求?更何況,又不是讓公子就這麼白白把綠竹放了;贖身的銀子,又不要求原價。完整能夠把這段時候的食宿費算出來,把你帶綠竹出山、讓綠竹學廚藝的用度算出來。而綠竹也會心存感激,儘已所能的回報公子的救濟和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