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話_第029章 訓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綠葉進了花廳,她到了,定是陳湘如來了。

陳湘如垂眸笑道:“祖母彆懲罰我纔是。”抿嘴一笑,“聽二弟、三弟說許能撈返來,我奉告劉管事時,連他都笑呢,哪敢再奉告旁人,想著如果撈著便好,如果撈不著,我就隨道去建州、廣州采購生絲。”

陳湘如安靜地望著奔騰的運河,離了錢塘海就能折入前去江南的運河,隻需行上兩天就能到達江寧。

老夫人坐在軲轤椅上,笑眼微微的,陳家的危急解了,織布房所需的質料有了,或織綢緞的、或織紗綾的,隻要織布機在動,就會賺銀子,就連綢緞莊的布料今兒一早也開端充盈了,傳聞各家布莊都到綢緞莊上訂貨,統統又進入了正軌。

老夫人“又胡說”止住了陳相富,麵露欣喜隧道:“這件事你大姐做得對。幸虧你還是讀聖賢書的,先生教的事理都忘了?”

陳相富忙道:“大姐,我呢?”

陳湘如風塵仆仆,大管家領著小廝、馬車前去船埠接貨,也一併接回了陳湘如。

老夫人道:“自我大周元武天子即位以來,最講官員德行,吏部講求官員時,也頗是看重此節。我們家是有幾個店鋪、買賣,但更多的是我們祖上乃是官宦世家,而你們的曾祖父、祖父、父親更是朝廷命官,今後你們大了,也是要退隱為官,這德行更加首要。”

陳湘娟麵露窘色,壯著膽道:“祖母就會偏著大姐。”

老夫人正色道:“秀才何嶽,號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餘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慾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其人感激而去。又嘗教書於寺人家,寺人有事入京,寄一箱於畏齋,中稀有百金,曰:‘俟他日來取。’去數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這許是她來到這個家裡第一次如此輕鬆鎮靜的一天,

趙婆子表情極好,如同她自個大賺了一筆,直說得眉飛色舞。

陳湘娟撅著小嘴,“為甚我和二弟、三弟的一樣多,我借你的東西但是最多的。”

陳相富出的銀錢起碼,但也得和大師一樣,道:“原就是二姐不是,我們原是一家人,哪分你、我?”

趙婆子先一步進了上房,一見麵就給老夫人磕了三個響頭:“給老夫人存候,大蜜斯先回院子裡,說洗個澡、換身衣服就過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