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枝怔了半晌,“大蜜斯,這是我們撈上來的,就是我們的東西,哪有還給彆人的事理,看這東西,得值很多錢呢。”
*
一箱子倭鏡,橢圓的、方的、圓的……式樣各彆,甚是精彩。
陳湘如道:“綠枝,你回趟江寧,把這事奉告給老夫人,讓她派人去興國公府說一聲,就說我們打撈自家的貨船時,偶然間找到了周家的貨船,船上的貨能夠再打撈上來。”
趙婆子笑道:“我家大蜜斯原是要出海尋我家淹冇的貨船,偶然間尋著了周家的貨船。大蜜斯捎信來講,那處海水不深,能把貨都打撈起來,周家得雇上大船,再挑了水性好的人打撈。”
外洋諸地冇有的,他用大船運過來,返來的時候又采買了大周朝冇有的奇怪物什,原想著能大賺不筆,不想竟遇了險。
如果陳將達當時也能備一艘保命的劃子,或許就不會喪命大海了。
陳湘如宿世是名伎,可她並不貪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原就是周家的貨,還給人家是應當的,我們持續找我們的貨。”
週三爺哈哈大笑起來,愁悶了一年,終究能夠笑了,想到那一船東西,可折耗了週三夫人的嫁奩,“我就說我冇這麼不利嘛,本來還能夠尋返來了,好!尋返來好。”
那一船的貨,都是他在外洋采買來的,用他的瓷器、茶葉和綢緞換來的。
陳湘娟雖曉得,但姐弟四人都說好了,不會講出陳湘如的真合企圖。陳湘娟反而扮出憂心的模樣,“二萬兩能買多少生絲,怕是不到一個月就用完了。”
是他的東西,真是他的東西。
第二天,還是冇尋到。
趙婆子口齒聰明隧道:“早前彆說是國公爺不信,就是我家老夫人也不大信賴呢,這丟到海裡的東西哪能尋返來的,可不,返來報信的丫頭帶回了一箱東西,今兒就一併帶過來了,你們如果不信,能夠自個看看。”
待週三爺到時,就見陳家的小廝抬了一隻箱子出去,滿滿一箱的倭鏡,不是他昔日親挑的貨色還是甚麼,一下子撲到了箱子上,嘴裡忙問:“你家大蜜斯在錢塘海尋著我的船了?”
陳湘如道:“二妹,明兒我就出門,家裡的事還得有勞你操心。”
老夫人隻不說話,陳湘如很用心,就連陳湘娟在打理內宅上也是用足了心機。她小我而言不想陳湘如而去,南邊對她來講就是痛苦的來源,陳將達就是在那邊冇的。
劉管事頓受鼓勵,忙道:“傳聞興國公府的週三爺客歲走了一次海貨買賣,回程途中在錢塘海與另一隻貨艘相撞,冇等泊岸就沉了。因事前有籌辦,船上備了兩艘劃子,週三爺與下人才得以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