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盜墓者的經曆)_第八十五章 通天大佛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鷓鴣哨”昂首問上麵的了塵長老與美國神甫如何樣,是否需求先上去,等上麵換夠了氣再下來,那二人表示無事,這類環境還在忍耐範圍以內,已經爬了一多數了,就接著下到底吧。

睡佛殿中兩側個有一個青瓷巨缸,內裡儘是已經固結為固體的“鬰螶龍蜒膏”,這類燈油能夠持續燃燒百餘年不滅,貢奉給佛祖的長明琉璃盞,也是用這類燈油,但是現在早就油儘燈枯了。

連接後殿的通道中,彩繪著宋朝的“禮佛圖”,圖中多以蓮花裝點,觀之令人平靜無慮,出凡超塵,一洗心中的世俗之念。

“鷓鴣哨”不懂風水秘術,以是冇聽明白了塵長老的後半句話是甚麼意義,便出言扣問,甚麼是“獨眼龍”?

了塵長老一想也對,確切是多慮了,這座墓被西夏人當作了藏寶洞,既然冇有主家(墓裡冇有死人),便能夠不依常理,甚麼燈滅雞鳴不摸金,甚麼三取三不取,九挖九不挖,都不消考慮了,因而點頭同意。

“鷓鴣哨”在沙窩子裡把青鱗琉璃瓦,揭起了十幾片,扔到外邊,用繩索垂上馬燈,隻見一層層木梁上麵,恰是光輝絢麗的大雄寶殿,“大雄”是佛教徒對釋迦牟尼品德法力的尊稱,意義是說佛像懦夫一樣無所害怕,具有無邊的法力,能夠降伏“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鷓鴣哨”的馬燈看不清遠處,隻能瞧見正下方就是殿內主像“三身佛”。按佛教教義,佛有法身、報身、應身三身,也稱三化身佛。即:中尊為法身毗盧遮那佛;左尊為報身盧舍那佛;右尊為應身佛,即釋迦牟尼佛。三身佛前有鐵鑄包泥“接引佛”像相對而立,兩側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坐像。

了塵長老看了看天上的月光說道:“此處地下,確切是賀蘭山分出的支脈,端的是條潛行神龍,但是體形小得異乎平常,並且隻要龍頭一處穴眼能夠聚氣藏風,故名為獨眼龍,或稱蜻蜓點水.

“鷓鴣哨”俄然想起阿誰美國神甫還戳在一旁,那托瑪斯神甫固然不象好人,但是本身和了塵長老下去乾活,上麵留個洋人,是不太穩妥的,他要萬一有甚麼歹意,卻也費事,倒不如把這廝也帶下去,他若乖乖聽話也就罷了,不然就讓這洋人去滾這藏寶洞中的構造。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