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不速之禮
詭案密檔:赤色雙麵繡
她俄然發明雙麵繡上的棺材蓋全數敞開,而本來端坐的新娘,變成了側身伸直的姿式。
循著包裹上的八卦紋樣,她們找到九華山腳的老宅。108歲的守宅人翻開神龕黑布,暴露一模一樣的雙麵繡,隻是這裡的繡品上已有六口棺材被硃砂劃去。
更詭異的是當夜監控錄相——淩晨三點,雙麵繡上的銀線棺槨排泄暗紅液體,在空中彙成血足跡,終究停在林小夏慣用的繡架前。而本該在繃架上的《百子圖》,百餘個孩童的眼眶全數變成了黑洞。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時,事情室地板上散落著斷裂的銀線和焦黑符紙。那幅雙麵繡消逝無蹤,隻在《百子圖》角落多了個撐油紙傘的旗袍女子,傘麵上用血絲繡著"慈山"二字。
月光下,林小夏的倒影俄然扭曲——她的右手不知何時纏滿銀線,正不受節製地穿針引線。繡繃上逐步閃現出蘇瑤的麵龐,而雙麵繡後背的第八口棺材,蓋板正在緩緩閉合...
當晚事情室的恒溫體係俄然失靈。暖流順著繡繃上未完工的《百子圖》伸展,溫度計顯現室內驟降至3℃。林小夏裹著羽絨服調試空調時,聽到捲簾門傳來指甲刮擦聲。
第五節·赤色拂曉
快遞單上的寄件人欄草率寫著"慈山繡莊",而輿圖顯現這坐位於滇南的繡莊,早在1998年泥石流中化為廢墟。
老式門鈴在死寂中炸響。監控畫麵裡空無一人,隻要繡莊包裹的藍布詭異地飄到門前,裹著張泛黃信箋:「見棺不避,三日必替」
次日在市檔案館,辦理員指著1937年的《滬上畫報》驚叫出聲。泛黃版麵登載著慈山繡莊的訃告:七位繡娘在完成某軍閥訂製的賀壽繡品後個人暴斃,死狀皆是十指血肉恍惚,彷彿抓撓過鋼板。
林小夏收到包裹時,窗外的梧桐樹正簌簌落著枯葉。作為剛畢業的美術生,她在舊貨市場開了間事情室,專門修複民國繡品。但麵前這個退色藍布包裹,明顯不是客戶拜托——封口處用血痂似的硃砂畫著八卦圖案,拆開後是幅三尺見方的雙麵繡。
"每代守棺人需尋八字相合者替命。"白叟顫巍巍指向院中七座無字碑,"軍閥當年要的底子不是賀壽繡,而是用七魄鎮宅的陰器。你手上這幅,是第八位繡娘未完成的索命符。"
三個月後林小夏收到外洋郵件,發件人ID是"SuYao1937"。附件照片裡,蘇瑤站在慈山繡莊遺址前淺笑,背景中的殘垣上,模糊可見八口紅棺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