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與夢想之光續_第十二章 壬午之變(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傳旨,令北洋海軍儘力備戰,各艦隨時籌辦,做出援助朝鮮乃至出兵日本的姿勢,再令南洋海軍同時籌辦,做出隨時援助北洋之態。令宋慶、銘安彆離清算毅軍和吉林練軍,做出隨時籌辦出兵朝鮮的姿勢。令黑龍江將軍文緒同時清算練軍,以防俄人。”

吳長慶固然在交際方麵比較弱,但他也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虎將,帶兵兵戈還是很有一手的,更何況清軍還占有著天時、人和的上風。

此光陰本的和談底線已經降落為賠款、報歉、駐軍和開放互市四條。但花房義質卻另有設法。

“那俄國和法國那邊?”

載恬見世人起來,這才點頭道:“眾位卿家所慮,朕心中明白。隻是眾卿可知‘以和乞降,則戰必不成免;以戰乞降,方可避戰’的事理?朕方纔諸多安排,並非是要全麵開戰,而是做出一種假象,所謂兵不厭詐,讓日本人以為如果他們不儘快和我國訂約,則能夠會晤臨我國全麵打擊。而俄國人也會考慮在此環境下,如冒然參與,是否會喪失慘痛。如此以來,一方麵對日本人施加壓力,同時也使俄國人患得患失,這就為我們接下來爭奪和談奠定了根本並爭奪了時候。”

實在滿朝文武的智商阿誰也不比載恬差,隻不過大師都被英、法在二十年前打怕了,現在一提到和洋人開戰,一個個的就都隻轉腿肚子,不轉腦筋了。

海戰一開端,‘超勇’、‘揚威’兩艦就充分闡揚了航速的上風,牽著‘金剛’、‘比睿’到處跑。日艦固然在航速上略遜,但相差未幾,一開端也能緊緊地咬住北洋的兩艦不放。如許一追一逃之間,航速隻要九節的日艦‘日進’號便被遠遠甩在前麵,和‘金剛’、‘比睿’兩艦拉開了間隔。

“法國不要緊,現在越南局勢不決,法國當局受議會製約,應當不會節外生枝,最多也就是口頭上支撐日本罷了,其終究的目標,還是但願我朝能在越南事件上讓步。這方麵,可乃至電李鴻章,讓他在上海和法國人再遲提早延。至於俄國人。”

但日軍兵艦的總噸數卻弘遠於北洋海軍。

日軍的‘金剛’、‘比睿’兩艦都是兩千兩百多噸的鐵甲艦,航速14節。3門170毫米炮彆離安裝在艦艏和艦艉,而在艦體兩側各設備了3門150毫米炮。

日軍在漢城郊野幾次打擊,都不能攻破清軍防地,反而喪失數百人。看到強攻不可,日軍隻得臨時偃旗息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