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法軍一樣也被清軍的魚/雷戰術打了一個出其不料。
實際上這也不能完整怨庫爾貝,他已經籌辦得很全麵了,乃至全麵到江水的水流影響都考慮到了。為了防備清軍的杆雷艇進犯,庫爾貝乃至專門帶了兩艘小艇應對。
也在同一天,東交民巷法國公使館也是人去樓空,謝滿祿一行登上火車分開了北京,中法斷交了。但是詭異的是,謝滿祿剛一上火車,李鳳苞在19日收回的電報就被送到了天津直隸總督衙門!
20日,朝廷通電各督撫並越南火線,要求各地主動備戰。同時,謝滿祿接到了總理衙門對最後通牒的最後答覆:“今貴國不肯保全和局,專以補償為詞,試問基隆之役,中國又將向誰索償耶?總之,貴國一麵構和,一麵挑釁,實出道理公法以外”。
這是這個數字仍然不能讓中國方麵接管。要曉得連左宗棠上報的50萬兩白銀的撫卹載恬都冇批準呢,更何況是8000萬法郎呢?
按照李叔叔的建議,張佩綸和馮如璋提早就搬空了船廠,最大程度的減小了喪失。
至於魚/雷,鑒於當時的魚/雷程度實在是不值得一提,以是挑選性的疏忽了。
但是當時魚/雷的航速僅6節/小時——比帆船快不了哪兒去,射程還不過幾百米。並且冇有導向裝配,發射後不曉得會跑到哪兒去。
最後關頭,“振威”號開足馬力向法艦“德斯丹”號衝去,意欲同歸於儘。法艦“費勒斯”號倉猝以側舷炮攔擊。“振威”艦鍋爐中炮爆炸,船身開端下沉。許壽山仍持續批示固執奮戰,直到船身最後額斜下沉時,還重創敵艦長和兩名法國兵士。
另有‘福星’號管帶陳英,見收回去的魚/雷未能擊中敵艦,竟率艦突入敵陣,企圖以本艦和敵艦同歸於儘,但終未能達用心願,壯烈捐軀。
一開端,李鴻章也和其他大臣一樣,完整冇有放在心上,隻是出於獵奇,這才采購了一些魚/雷,並讓北洋海軍的洋教員練習魚/雷的用法。
8月16日,當天恰好是光緒天子15歲的生日,為此馬江內的十一艘中國兵艦都掛上了滿旗,恭祝吾皇萬歲。按照國際常例,停靠在馬江內的各國兵艦也扯上了滿旗,連法國兵艦也不例外。庫爾貝乃至很到位的號令法艦鳴21響禮炮向大清天子致敬,接著彆的本國兵艦也鳴響了禮炮,船政兵艦也鳴21響禮炮作為回禮,一時候馬江內禮炮聲隆隆,親善友情的氛圍達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