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同窗不敢擅專,快馬將電報發往京師總理衙門。此時奕?已經下課,領著總理衙門的差事的是小天子的生父醇親王奕譞,奕譞接到李鴻章的電報後馬上進宮麵聖,隨後,載恬連夜調集各王大臣、軍機、六部、九卿集會法越之事。
曾國荃心中暗讚,腳上可不斷步,直奔水電報房。他要儘快將這則已經遲誤了半個多月的動靜告訴李鴻章。同時,他還叫來一名親信幕僚,命其告訴珠江口駐防海軍、綠營,隨時籌辦應對法國人的駁詰。
從北麵來的多是些朝中的佈告,而南邊來的則是催糧催餉。本來如許的事兒在我們大清不算甚麼,也不至於在總督衙門口單設一個門房來瞭著這些驛卒,但是一個多月前北圻戰局劇變,讓曾國荃臨時安排了這麼一個差使。
主戰、主和兩派在君前吵了個不亦樂乎,直到次日淩晨,宮中才傳出終究旨意。
“遵令!”
第四條,以唐景崧為北圻大使前去越南,調和黑旗軍、滇軍以及前期能夠到來的川軍協同作戰的事件。同時受權劉永福此後軍情可直接報廣西巡撫潘更始,不再轉回雲南,以便節流時候。
自年初朝廷整兵以來,各地的驛報就不竭,又從北麵來的,更多的則是從南邊來的。
第二條則是持續調兵遣將。令四川總督丁寶幀當即抽調精銳川勇,循雲南入北圻,援助劉永福,以厚黑旗軍之兵力。入越川軍需交由劉永福練習,並受其節製調劑。
“敵軍總兵力包含在山西、河內、南定等地一共另有一萬五千餘人,而黑旗軍、滇軍總兵力近兩萬。參兵力上來講,我軍尚且占有上風。不但如此,在太原法軍僅一部兩千餘人,而我軍則雄師雲集,總計一萬三千餘人,六倍於敵軍!”
“自12、13兩日我軍在山西城外接連毀滅兩隊法軍以後,河內的法酋重新對兵力做了安排。本來前出諒山的尼格裡部已經回撤,同時,駐守北寧的波裡葉部也調回了部分兵力至山西。現在法軍在太原存兵兩千餘、北寧存兵三千,這兩支兵同屬法軍第一旅。而尼格裡之第二旅主力則在府浪塘,存兵四千,其他兵力則漫衍在郎甲、普克等地。”
第三條,兩廣總督曾國荃、閩浙總督何璟、兩江總督左宗棠、直隸總督李鴻章等人催促清算海防,以防法國人兵艦。同時派張佩倫為福建船政特使,前去福州馬尾,督導防務。
等李鴻章看到電報,已經是4月30日了。老李同窗也懵了,這是鬨那樣兒?福祿諾已經在來天津的路上了,越南卻又打起來了,那還要不要談?如何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