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還是有上奏天子冇看到的情節,但後續是直接殺了侯覽的母親和一眾家眷,死者百人,真正的雞犬不留(雞犬器物,悉無餘類),連井都填上了,可見恨寺人之深。
《後漢書·黨錮傳記》記另一名名流苑康雲:“是時山陽張儉殺常侍侯覽母,案其宗黨來賓,或有迸匿太山界者,康既常疾閹官,是以皆窮相收掩,無得遺脫。”
他能夠現在就詐一詐劈麵,但如許做的意義不大。有了牌,可不是這麼出的。
蕭寶月將剛纔的一幕儘收眼底,嘲笑問道:“公子常日裡就是這麼騙女人的嗎?”
王揚鋪墊已畢,終究問出這個他早就想問的題目。
外戚擅權於內,而外朝又有力相抗,天子居於深宮,一不易與外朝接,二來外朝多有黨於外戚者,亦不能信,故謀於寺人。
“不是,你這麼體貼我私餬口乾嗎?”
以士大夫視之,此乃寺人讒害,天子昏庸所至。然不敢批評天子,故全罪歸於寺人,貶罵橫議,用於宣泄。
王揚“怒其不爭”道:“你說你,我在這兒給你講道,你在這兒跟我提甚麼勾不勾引的事兒!你心機都不消在正處所,這學問能好的了嗎?!”
“你的私事我當然冇興趣乾與,但還是上回說的,你若敢以才學勾引——”
至於遇赦殺人,不請而誅,收一家長幼皆考掠等事,於天子言之,皆有違律犯上之嫌。遂興第一次黨錮之案,二百餘士大夫皆罷官歸田。
“公子說到外戚引士人,士人結外戚......”
蕭寶月微微一怔,眸閃過一絲遊離,隨即快速平靜道:“總之,我但願公子能說到做到。”
蕭寶月聽得連連點頭。此光暗影下移,蜜色的陽光透簾而入,打在王揚星藍色的衣角上,王揚一邊伸脫手掌,捉玩陽光,一邊說道:
景帝後,宗室勢日削;功臣相傳,亦不能保其位。唯外戚每隨新天子繼位而崛起,曆代不斷。
且士人以名節相高,行事自不免有操切處。如成瑨為南陽太守,殺依寺人之富賈,並收宗族來賓,一口氣誅殺二百餘人。張儉殺中常侍家眷來賓百餘人。群議洶洶,爭以誅寺人為高,事遂不成控。
固然《後漢紀》成書早於《後漢書》,但倒不但是因為這個就說《後漢紀》更可托,而是《後漢書》中亦有內證。
袁宏《後漢紀》供應了另一種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