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長瑜感覺王爺說的有理,不管太子還是竟陵王,都不會在這類時候獲咎河東柳氏和廬陵王。他曉得自家王爺喜好聽甚麼,正想恭維一句,拍拍馬屁,卻見巴東王嘴角一勾,暴露一絲難以揣摩的笑容:“不過嘛,本王還是想和他玩一個遊戲,試他一試......”
孔長瑜醞釀說:“王爺——”
巴東王一口飲儘杯中酒,斜覷醉眼:“之顏,你感覺這宜城春如何樣?”
“王爺做得彷彿有些......過了。”孔長瑜還是決訂單刀直入。
世民氣道:答得妙!
兩年前巴東王在京都做中護軍的時候,郭簡是護軍官署中的一名書佐,因為打翻蠟台,破壞軍簿,差點罷免受刑,後以重金賄賂孔長瑜,向巴東王討情,這才寬縱,而後便唯孔長瑜之命是聽,也算就此搭上了巴東王的線。
尚書省下分六署二十曹,左民曹便是二十曹之一,掌天下計賬戶籍及曆朝戶籍檔案,由左民尚書統領。
“怕甚麼!大不了就是申旨斥責,或者罰些甚麼......讓本王教你一個事理,像我二皇兄那樣的賢王,隻要犯一次錯,那就會引來萬人諦視。而像我如許的荒唐王爺,即便不竭出錯,也冇多少人在乎。而當他們都風俗我隻會犯小錯的時候......”
吳修之眼底情感毫無竄改,停頓了幾秒鐘,拱手道:“下官隻是按朝廷章程做事,與王爺斷忘我仇可言。如有獲咎之處,還望王爺海量汪涵!”
巴東王當頭問道:“阿誰左民曹書令史的複書還冇到嗎?”
......
孔長瑜愣了一下,他本想說的是另一件事,現在王爺問起,隻好先答覆道:“還冇有,算時候應當這兩天就能到。不過看明天的事,他琅琊王氏的身份應當不假。州、郡兩級的文書都是全的。除非郡部和州部裡同時有人幫他作假,不然......”
王揚看著這一幕,俄然想起《史記·袁盎晁錯傳記》和《晉書·溫嶠傳》,再看巴東王,品著他方纔的話,自發品出些分歧的意味來。不由心想:巴東王不簡樸,吳修之能啞忍,今後和巴東王打仗要謹慎點......
巴東王不耐煩起來:“行了!這類事本王還用著你教?你把我交代的事辦好就行,現在本王要歇了。”
孔長瑜隻好把滿腹的勸諫壓回肚中,拱手辭職。臨走時俄然想起一事,說道:“王爺,阿誰王揚如果是太子或者二殿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