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_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郭元振這會兒倒是聽教,冇有了此前那種倨傲的態度,入前屈膝半跪抱拳道:“史縣尉,這一次郭某孟浪,衝犯了你,且害公事。君但有積忿,郭某身領,並必然會作後補之計,盼君能作放心。今後二者並是府中,勿為私怨而誤王教。”

春明門地近隆慶坊,列隊入城的人眾們閒來群情,不免有涉此前產生在隆慶坊的亂事。

這件事不好疏浚,李潼天然明白。眼下他們李唐宗親固然也有在外州做刺史的,但畢竟不比他們兄弟如許敏感,並且蜀中閉塞之境,也輕易有甚麼擁險弄亂的事情產生。

他是籌算將竇家於京郊的一些資產也列入這一次的目標當中來,這些財產或假托彆號、或埋冇偏僻,恰好一舉兩得。

“必然服膺史君良言勸戒。”

李潼看著長兄又問道:“阿兄願不肯意到蜀中為官?”

老者在驢背上笑道:“天然先去平康坊,這一副鬆皮老麵,誠是不及名王風采,但錯過雅事也有憾情,風月淺望,慰勞一下本身日夜兼程的辛苦。”

這個年代冇有甚麼官門的乾係,想要在鄉境坐大幾無能夠,如果隻動用官府的力量,少不了會被人通風報信,使行動結果大打扣頭。

所謂牧民佈政,最大的阻力天然就是那些鄉野豪紳,隻要把這些人清算服帖了,權威天然也就建立起來。

蜀中那一攤子事件,眼下固然還未放開,但將來人事乾係必定很多,部屬們就算再如何無能,但眼下俱是位卑,職位、資望達不到,結果總會差了很多。

誠懇說,拋開品德節操不談,郭元振這小我也算是長處很多,有勇有謀,又能臨危穩定、隨機應變。

純真才器而言,李潼現在麾下諸員少有能及,劉幽求都差了很多,曆練仍淺,說話做事遠不如郭元振這麼有章法。出售故交說的理所當然,馬屁拍得都彆具一格,乃至李潼都生大開眼界之感。

此時西都城東春明門,一名老者騎著一匹瘦驢,前後各有一名奴婢,正列隊入城。

看到郭元振如此主動表態、爭求表示,李潼也對勁的點點頭。

當然李潼也不會完整無端白叟的感受,給史思貞一個名義上節製郭元振的權力,盼能將怨氣稍作化解。真要看這傢夥就是不紮眼,你給他穿小鞋,我來清算他。

至於郭元振,目睹少王開端采取了他,心中天然也頗感奮發。不獨眼下小命是保住了,將來也能有得折騰。他本就不是能夠恪守端方的循吏之才,又見少王智深謀大,對於這一份奇蹟也是充滿了熱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